改革红利利好铁路相关企业
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铁路体制改革渐入深水区。虽然短期内铁路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铁路设备或者铁路建设招标,但从长期看,铁路体制改革将给铁路行业带来新的活力,改革红利将利好铁路相关企业。
票价有望市场化
今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出台,中国铁路实行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拆分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3月1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承担起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铁路市场化之路也由此开启。可预期的是,与航空业类似,铁路票价在政府管制票价下,或获得一定的自主浮动权力,这将增加企业运输效率,利好运输企业。
3月21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在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铁路票价由有关部门加强监督,但铁路总公司应该拥有相对的经营自主权。
这一表态被市场理解为未来铁路运输企业将在票价制定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其中,由于普通客运的票价偏低,市场多预期普通客运票价有望率先破题运价改革。
建国以来铁路客运提价3次,从提价史来看,铁路客运提价幅度大,频率低。目前距离上一次提价已过了17年,在此期间铁路一直通过调整列车结构来消化成本上涨压力。申银万国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下一次铁路客运提价时间窗口临近。但考虑铁路公益性与听证会通过的可能性,理顺铁路客运价格机制比提价进度更快。而对于未来货运价格,市场多认为货运价格或保持目前的提价速度,普货与特殊运价或逐渐持平。
申银万国预计,未来几年货运将保持小步快跑趋势,每年调一次价,每次幅度在10%左右,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大秦铁路(601006)、广深铁路(601333)将受益于货客运提价,业绩弹性将达2倍。
利好装备制造业
如此迅速地成立铁路总公司,表明中央对铁路改革的决心和改革的紧迫性,但是由于目前国家铁路局的“三定”方案并未明确,使得铁路车辆的招标工作再一次放缓。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底,中国南车(601766)和中国北车(601299)旗下企业已经接到运输局发布的动车招标邀请,但随着铁路体制改革启动,动车招标再次被推迟。
由于动车生产占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两家企业的销售收入比重较大,动车招标推迟或拖累两家企业今年一季度业绩。
但是,从长远看,市场对铁路体制改革后的装备制造行业仍持乐观态度。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铁路改革仅是对部门机构进行的方向性划分,铁道部2.6万亿元的债务解决方式也即将推出,从而形成铁路发展的最大利好。总体来说,此次改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后续的债务处理、铁路建设新的融资方式及渠道的建立、铁路总公司进一步市场化的改造等改革措施都将成为铁路装备公司估值上升的驱动力。改革后铁路设备公司对招标主体的议价能力增强,有利于公司及时回款及新产品价格浮动。
此外,随着铁路总公司市场化改革,企业自备车采购市场将继续放开。改革之前货车招标基本上由铁道部掌控实行“配额制”,铁道部并入大交通部后改革方向之一就是引入民营资本,货车招标将有望逐步走向市场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将获得货车自主招标权,市场需求潜力也将逐渐释放。(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