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及2013年青岛、塘沽都已经排满了,珠海以后就接南海及海外深水的单子。珠海基地的产能年加工量23万吨,青岛加工产能17万吨、塘沽5万吨。珠海基地要建6年的时间,到2018年,如果深水市场起来,那么珠海基地对公司利润的贡献非常大。渤海基本全是浅水项目,水深不超过70平方米。
公司目前项目主要集中渤海和南海,南海深水海域居多;荔湾3-1气田是南海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深水项目,公司参与大幅提升深水作业能力,预计深水工程业务将跨越式发展
公司目前项目主要集中在渤海跟南海领域,预计2013年渤海跟南海对半分,黄海这边也有几个项目如黄岩,东海项目不多。这两年国家战略大力勘探南海,根据中海油在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地质储备达31亿吨油气当量,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深水、超深水海域。未来几年,我国海洋石油产量的增长点也将逐渐转向深海,国内深水是中国海油未来产量和储量的重要接替区,中国海油在南海东部海域的荔湾3-1、流花34-2获得了重10大深水天然气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南海深水海域的资源潜力。
中海油明确将逐步建立起1500到3000米水深勘探、开发、建设队伍装备和能力,公司初步形成深水工程EPCI能力,荔湾3-1气田是南海第一个开发建设的大型深水项目,开发工程主要由深水部分、浅水部分以及位于珠海高栏港的天然气加工厂和码头三个部分组成。深水部分由哈斯基负责建设,浅水及陆上终端由中海油负责。公司参与其中经验宝贵,大幅提升深水作业能力,预计未来深水工程业务将跨越式发展。
海外营收占比近几年低于10%,KGO项目完工后预计将起示范作用,海外有望迎更大发展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近三年都没有超过10%,海外做得基本都是LNG的模块,2012年承接了一个,阿拉伯海的KGO项目,海上浅水油田EPCI项目。预计此项目完工后,将对海外地区起到示范作用,2015、2016年中东海域市场有可能获得进一步开拓。目前公司重点跟的除了中东,还有澳大利亚海域,澳大利亚壳牌的深水项目预计2014年将重新招标,一般来说海外项目跟踪周期为2-3年。公司已成立了专门从事国际市场开发及管理的海工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司国际市场布局,加速国际化战略步伐。
公司目前订单充足,项目工程量自去年发生转折,从建设周期看今明两年收入保障性高
公司2012年新签合同金额达160亿,今年预计在建合同额270亿,我们预计将有140多亿的合同结转至明年,在手订单充足。一般大的项目建设周期2年多,小的项目(如平台等)1年多就可以完工,从季节上来看具有一定季节性,一季度一般是施工量最少的季节,2季度施工条件最好,3季度天气不确定因素高,一般台风较多,4集中变更及结算,季度毛利率比较高。具体海域来看,渤海一季度北方较冷,施工量很少,南海3季度台风会比较多,施工量较差。
公司工程量在建量自去年发生转折,12年上半年基本是陆地建造,12年下半年海上安装开始出量,13年上半年海上安装已经比较多,项目在建量已经滚动起来,我们预计今明两年收入保障性高。
首次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合理估值12-13元
我们认为受益南海开发加速、中海油资本支出高速增长,未来几年业绩确定性高,预计公司2013-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亿、22亿、28亿元,同比增长103%、29%、27%,全面摊薄后EPS分别为0.44元、0.57元、0.73元。
首次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合理估值12-13元,对应2014年EPS、20-22倍PE。
风险提示:南海开发国际纠纷风险、盈利低于预期的风险
标签: 海工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