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司聚餐,不是埋头玩手机,就是谈自己,自我意识爆棚
进入后手机时代之后,每个人的手机基本就代表着他本人,90后们对手机也就是自我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高出70后和80后们,具体表现在无论是吃饭时还是唱K时都机不离手,恨不得把眼珠子黏在屏幕上,这样就不用和同事有任何交流。有的新人不太玩手机,但他的话题永远停留在自身上,“我喜欢……”“我小时候曾经……”“我觉得……”,部门聚会不是《非诚勿扰》,不需要把个人经历介绍得这么清楚。
3。让我加班,领导太不懂事了吧?
去年年底,某实习生以“自己是来做实习导演”为由拒绝领导请他替大家订盒饭的事件红遍了网络,让很多人对90后的职场新人刮目相看:他们大概都是天生的美国公民吧,平等意识深入骨血啊。哪怕不是实习生,打着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工作的职场新人也不少。某外企的人事经理告诉记者,越是年轻的新人,越要讲究平等,一丝一毫的亏都不能吃。他们部门有个90后新人,有一次被要求帮领导临时赶一个计划书时断然拒绝,认为那是不属于自己的工作量。
有平等意识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王储娶了民女可以叫与民同乐,平民娶了公主只能说是下嫁一样,办公室也一定会有一定的阶级论,不是说对领导就要溜须拍马,保持基本的尊重还是必须的。比如有职场前辈感叹,出去旅游回来给领导和前辈带点手信这种礼貌的小细节,在很多90后职场新人中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4。无知、没礼貌通通归结于个性
迟到算个性,因为自己可以藐视公司章程;对前辈无视也算个性,这基于自己平等不媚上的脱俗;不参加集体活动算个性,因为自己有自己的生活;拒绝加班也是个性,因为工作和个人生活就该分开,不少90后新人的职场逻辑让人叹为观止!
迟到不是个性,是散漫;对前辈无礼不是个性,没礼貌;不参加集体活动不是个性,是社交能力低下;拒绝加班更不是个性,只是因为工作能力不足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