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当前股市头等大事:治市非救市 看肖钢如何拯救A股(9)

www.yingfu001.com 2013-06-18 12:00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私募人士陈耀麟亦表示,审批环节也应交给市场,而之前所谓的“市场化”已让投资者胆怯。2008年,新股发行因金融危机被迫停止,2009年夏季重启,打着“市场化”的旗号,结果发行数量多,价格高,造假案例也多,殃及众多投资者。

  新股病根还在二级市场

  “在不解决新股的合理定价,并逐步消除爆炒新股习惯的前提下,任何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都可能以再一次改革而告终。”前述上海券商投行部负责人17日表示。

  不过,在券商和基金等机构的眼里,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顽疾,也并非只是一级市场的问题,与二级市场制度不配套,投资者追逐概念、盲目投机等亦难脱干系。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过程”,早在2012年3月,时任证监会主席助理的朱从玖就曾如是表示。其实,近些年出台的一些抑制炒新等措施都是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一种补充。

  昨日,记者得到了上海一家券商投行负责人欲提交给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内容指出,估值体系的错乱是整个证券市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与新股发行问题息息相关。

  “只要存在巨大的壳资源价值,中小盘股票的发行市盈率就不可能下得来。1.5亿股总股本的*ST大地(002200.SZ)目前股价接近17元,而风险更低、股本更小的新股,投资者有什么理由不去疯炒?”上述投行人士坦言,“既然监管层不愿放弃发审权,新股发行改革就应从退市做起。”

  其认为,二级市场估值过高情况下,监管层即使通过各种手段压低新股发行价格,过大的一、二市场价差将很快引发投资者不满,并遭遇上市后的爆炒,这也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屡遭失败的原因之一。

  上述投行负责人还建议,暂停上市公司发布借壳上市重组预案,直至IPO恢复,“监管层一直宣称借壳标准趋同于IPO,但借壳无需排队的优势对很多拟上市公司都是巨大诱惑。在IPO暂停近1年情况下,很多企业纷纷转向借壳上市,壳资源价值也因此连续走高,这反过来又加大本次新股发行改革的难度”。(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