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梦”表态之后,这是履新两月有余的肖钢第二次发表讲话。透过肖钢此次讲话及证监会近期的一系列举措,不难发现强化治市成为当前A股市场的头等大事。首先,监管层重罚万福生科及相关中介机构,平安证券领到A股史上最重的罚单,罚没7665万元,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接着在5月17日,证监会通报了隆基股份、勤上光电、华塑股份、青鸟华光、海联讯、承德大路、西藏天路、宏磊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立案调查情况,宣布暂停受理南京证券和民生证券新申报的保荐材料和项目。5月21日,科伦药业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A股市场长期以来 “牛短熊长”,难改少数人暴利及多数人亏损累累的畸形利益格局,积累的问题很多。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因而,必须抓住问题的实质 “出重拳、下猛药”。正如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指出,股市是资源配置的场所,只有参与其中的融资者与投资者各得其所,才能保持股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是保护股票市场本身。中小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信心,股市就不会活跃,上市公司就难以筹资,中介机构就难以生存。
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一是符合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实际情况,二是个人投资者系股市资金的最终供应者。而且,A股市场很多弊病的存在,都是以牺牲中小投资者利益为代价。拿上市公司圈钱及业绩变脸来说,大小非因成本低而照样赚得盆满钵满,中小投资者却深受股价下跌的损失。再说IPO重启,看似遏制“三高”发行及控制适当的发行节奏是关键,可如果缺乏对“圈钱市”的治理,造假及变脸的新股依然会“前赴后继”,中小投资者利益很难得到保证。
A股市场由熊转牛,离不开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及流动性充裕的条件。但以往的教训表明,上述两个条件对提振投资者信心 “治标不治本”。扭转A股市场颓势,实质性提振投资者信心,靠的是深化改革及强化治市,致力于解决影响市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就当前A股市场来说,更应把强化治市放在突出位置。缺乏治市作为前提的改革,无法确保中小投资者分享到改革红利。
强化治市必须做到执法必严,产生惩戒效应,促使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明显的收敛。一方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体现“零容忍”的态度,以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作为强化治市的突破口。对严重违法行为实施 “顶格处罚”,甚至考虑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严惩,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另一方面,保护投资者还要体现在利益补偿上,解决此前民事赔偿存在的难题,由此进一步增加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对上市公司欺诈上市案的处理,由保荐机构先行补偿投资者损失,再由保荐机构对造假公司及责任人进行追偿,就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有益尝试。
肖钢已有的两次讲话,一是提出 “资本市场要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二是表态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监管执法,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对此,投资者有理由相信,紧抓深化改革与强化治市的主线,能够践行资本市场的中国梦,A股市场一定会有健康发展的美好前途。(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