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就表示,证监会新股发行定价和节奏的市场化,是一种尊重市场和投资者的制度安排。尽管市场会惯例选择“拒绝”,预期股指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在董登新看来,“暂停IPO本就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重启发行则是必然的。
本周五就是新股发行改革新政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 IPO重启脚步临近。市场又会给肖钢的执着、无惧考验,打出什么样的分数?
逃不过股指“考卷”
低调沉默,却不失铁腕,股民称肖钢为“钢铁侠”。但“钢铁侠”这一称谓,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认同,更是融入了股民对于下一个牛市的无限期待。
回顾“郭树清时代”的17个月,证监会7天1个新政,市场充分感受到了郭主席的“速度与激情”。只不过,市场表现并不给力,17个月的时间里,沪深两市股指先抑后扬,整体仍然下跌。沪综指从2473点起步,一度跌落至1949点,最终以2278点,为郭主席的任期画上句号。
“仅以股指来评价,不够客观。”申银万国分析人士称,行情起伏、股指涨跌,除了市场自身原因,还要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更何况17个月,对郭树清而言太短了,大多数改革都还刚刚起步,显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即便这样,以股指作“考卷”,希望指数上涨,仍然是股民内心最单纯的期许。对于郭树清如此,对于肖钢也一样。
眼下,“钢铁侠”的铁腕改革,能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短期可能不会尽如人意”,面临IPO重启脚步的临近,市场的担忧不可避免。有财经网站就针对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作了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网友认为IPO开闸会重挫大盘,股指可能会再创新低。
不过,A股市场的 “肖钢时代”,一切才刚刚开始。相信对于肖钢来说,一直徘徊在2000点上方的股指,不会是一个满意的成绩。股民希望肖钢新官上任能够更快、更“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但一贯低调的肖钢,并不会因此冒进,他的改革进程会更强调稳健扎实。
资本市场的“中国梦”
证监会新任主席肖钢首提资本市场的“中国梦”,表达了证券监管者成为“中国梦”践行者的使命感,让投资者闻之振奋。但进一步解读后,笔者不禁要问,资本市场的“中国梦”到底是谁的梦?是少数圈钱企业的“融资梦”,抑或是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梦”?
“重融资轻回报”历来被认为是“中国A股的万恶之源”。高股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资本市场巨大的财富效应让一些发行人竭尽所能,通过各种手段让财务指标漂亮,使得上市企业往往“一年绩优、两年保平、三年亏损”。久而久之,新股发行过程成为社会财富的 “金融掠夺”,成为少数机构和发行人在一级市场分享暴利、提前瓜分和透支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利益分配工具,而留给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只是一个价格虚高、价值背离的 “泡沫”。从2001年至今的12年,中国经济增长5倍以上、M2增发7倍以上,股市却 “12年涨幅为负”,1.6亿股民大多亏损累累。历史上,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地将“投资梦”寄托于股市,但却一次又一次地由于股市并未真正改变其“重融资轻回报”的基本倾向而梦碎。如果资本市场的 “中国梦”,依然还是如此“融资梦”,那对中小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梦不做也罢。
笔者相信肖主席提出的资本市场“中国梦”,绝非少数人才会向往的“融资梦”,也并非一次次让投资者失望的“投资梦”,否则如今面对何时重启IPO与如何重启IPO的问题,肖主席就不会如此纠结。笔者也相信,如何让资本市场走上以维护投资者利益为重的正道、让中小投资者能真正做上美好的 “投资梦”,肖主席也了然于心中。只是改革难度很大、阻力很多,对证券监管者们来说,现在比能力更重要的还有勇气和决心。
延伸阅读
市场监管的海外模式
美国:“两头”宽松“中间”堵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最大的特点就是:“两头”宽松、“中间”堵,即企业上市、退市容易,但要生存下来却不容易。
面对申请上市的企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主要审核上报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就是看企业提供的资料、有关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对企业的财务指标、所在行业的要求等都非常宽松,因此即便一些尚在亏损的企业也能够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在退市标准上,美国股市采用了财务退市标准和市场化退市标准。除了因并购或私有化原因自动、自主退市外,还有美国上市公司因达不到持续挂牌的财务标准或市场化标准将会被迫退市,另外因法人过失或违法行为也会导致退市。
但对于上市企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却非常严格,如对信息披露的程度与时间都有严格要求。在证券市场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只是裁判员,它对整个市场供需关系和定价不履行义务也不承担责任,它的准则是让投资者、投资市场决定企业上市成功与否。美国股市完全依赖于市场之手的调节,股价变化能够充分反映投资“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的结果。如果一家企业被市场的认可度不高,即便在美国实现上市,投资者也可能不买账,企业的股价也高不了。
英国:创业板中有“保镖+保姆”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二板市场主要为增长型小企业,尤其是为那些新成立的、由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提供服务。二板市场有点类似于中国的 “创业板”。在对二板市场的监管中,最具有特色、也最成功的制度设计是保荐人制度。
保荐人需要协助拟上市企业办理加入二板市场的一切程序,并对拟上市企业提供相关的建议,上市后还必须持续监管企业,伦敦证券交易所只备案不审批。这样的结果就是,二板市场上市的程序非常简明,上市时间也能很快确定,上市审核后一般3至4个月即可完成,整体上市成本仅占融资额的7%至10%。
对二板市场的保荐人可以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一半是保镖,一半是保姆。 “保镖”意味着伦敦证券交易所审查保荐人,而保荐人则对企业全面审查获取结论,并以自己的业务信誉来担保这家企业上市。如果企业有问题,保荐人要承担全部责任,受到处罚、被摘牌甚至遭行业禁入。“保姆”则意味着企业在二板市场上市后,保荐人必须持续存在并时刻看护企业,属于终身制角色。企业每年要向保荐人交纳5万美元左右的持续保荐费用,没有保荐人的后果就是企业停牌。
德国:三级监管机构相互独立
德国证券市场监管权力并非集中到一家机构手中。监管机构是由三级组织组成,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