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
谁引发了通货膨胀
存量货币是推高物价的主要原因
最近,一条“高房价不是简单炒出来的,是”印“出来的?”的微博引发热议,它认为,物价上涨是货币超发的结果,是货币贬值的信号。当CPI持续上涨且涨速加快时,很多人出于对财富缩水的恐惧心理,会积极买房,把纸币变成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房价的根本性力量,就不仅仅局限于实际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货币政策越宽松,货币供应量就越大,流动性就越充足,这导致房价的上涨速度越快,幅度越大。
对此,周小川给出了官方解释:数量上来看,今年定13%左右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预期增长目标,如果与去年和前年实际实现的数字相比,应该是趋于更紧一点,这表明大家对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强调。
货币超发是幕后黑手?
那么,货币超发究竟是不是通货膨胀的“幕后推手”?有一组数据: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CPI的月平均值为4.81%。如果今天你是一名百万富翁,你现在的购买力还不如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万元户”。
在经济学上,通常用广义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M2/GDP)的比例,来说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量化比例关系,反映一个经济体金融深化的程度。M2/GDP越大,货币超发就越严重。截至2012年,中国M2/GDP=97.42万亿元/51.93万亿元=1.88;美国M2/GDP=10.04万亿美元/15.81万亿美元=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