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益达I”到期达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概率较低,与银行对产品采取的设计策略有关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13年上半年以来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大部分未能实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都属于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又以与汇率和利率挂钩的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数量居多。
对于大量结构性理财产品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情况,银行业内人士认为,该类产品相对复杂,设有约定的条件和公式,收益情况与挂钩产品表现紧密相关。即使未能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但只要满足其他条件,产品也能获得一定收益。且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本金不会因收益率的变化而损失。
“汇益达I”获最高收益概率较低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在截至今年上半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南洋商业银行未达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数量达20款,为同期银行中最多,且此20款产品均属于该银行发售的“汇益达”系列。
“汇益达I”人民币理财计划是南洋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与外汇汇率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而该系列产品,自2011年开始即被频繁曝光,称其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且数量较多。
对此,南洋商业银行方面表示,“汇益达I”理财产品目标客户为希望保本金、稳收益的类型,产品追求稳定收益。因此,产品通过设定较严格的最高档收益获取条件,提高中间档收益的获取概率,帮助客户实现风险较低的中间档收益。
以“2012年汇益达I号汇率挂钩保本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C12038”为例,该产品以人民币为投资币种,与欧元/美元汇率挂钩,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6%。该产品在说明书中根据挂钩指标的价格区间设定了不同数额的投资收益率。该产品于2012年4月13日开始收益,在2013年2月20日到期时,实际收益率为5.35%。
“最高预期收益率的获得是个概率性的问题,不同市场概率不同,且不断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此外,判断理财产品优劣的标准不应该简单地以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的概率来判断,而应该看此产品是否满足了目标客户的理财需求及期望。”南洋商业银行相关人员解释说。
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就“汇益达I”产品本身而言,其获得最高收益的概率较低,与银行产品投资能力无任何关系,而是与银行对于该产品基于风险定位和客户偏好,采取的产品设计策略有关。
相关专题:银行理财乱象丛生(201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