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地方商业银行债券部门人士介绍,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都是净融入,只有一部分货币基金、大的农村信用社、大行等是融出方。“大行昨天融出资金意愿不强,而在市场宽松的时候,大行融出的资金是长期的,因为利率会高一点。”该人士表示。
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称,大行有钱可能不随便借,它也有判断,先保证自己,如果预期不稳定,也会担心钱回不来,或者自己到时借不到钱。
某大行债券业务相关人士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最近资金是挺紧张。该行另一位资金部门人士则称已被要求不能对外谈及资金的这个问题。
此前有消息称,央行可能向大行提供了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流动性工具,上述地方商业银行债券部门人士称,也有听说,但从市场上没感觉出来。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央行,相关人士称具体的操作问题可能不便回复。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俊郁也称,昨天资金还是比较紧张,没感觉到央行在投放。
上述地方商业银行债券部门人士称,目前机构普遍缺钱。对于缺钱的原因,他表示,主要是央行逆回购暂停、国库定存到期、财政缴款及月末因素。
另外,他还提到一个因素,就是金融机构杠杆率高,负债经营的情况普遍,需借钱来放大规模。在同业市场借入资金,投入非标产品和创新品种,通过信托、券商等投资长期性资产。这不是一个短期时间形成的情况,目前仍然有很大的存量。在关键时点,可能短期资金的需求就会很大。
普遍预期央行政策中性
目前最大的悬念或许就是央行的动作。据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消息,10月2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询量7天期、14天期逆回购、28天期正回购及91天期央票。不过双向询量,倾向性并不明显。本周公开市场仅有60亿央票到期,无正、逆回购到期。
上述地方商业银行债券部门人士判断,本周央行会采用公开的逆回购来引导预期。
不过,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称,目前央行主动操作的空间小,重启逆回购可能性小,只能通过SLF(常备借贷便利)等,定向大行,或者指导大行借出钱来。
“预期央行政策维持中性,不能说收紧。等下月初之后,再看情况。今天的公开市场情况也可以作参考判断。”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俊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某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也表示,“央行政策保持中性的概率大,经济刚反弹,马上收紧没有必要。”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认为,目前货币政策是维持不紧不松的状况。
上述某股份制银行高级分析师称,外汇占款恢复比较明显,市场资金还是有的。目前主要是机构的预期恐慌,信心比较弱,市场也在揣测,央行只是对冲外汇占款,还是主动收紧?他认为,10月份人民币升值较快,中国经济指标转好,而美国经济不明,QE退出预期延后,全球资金流动也会使中国仍保持相对较高的新增外汇占款。“只要市场资金慢慢理解央行意思,最多过了这个月末,利率就会下来。” (每日经济新闻 田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