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定增融资的案例特别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IPO停了这么久,增发成了再融资的唯一渠道;二是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加上已经成熟的配套融资制度,许多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纷纷推出定增方案;三是二级市场环境还算好,保障了定增的完成。
“我个人感觉最大的变量,就是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许多公司定增融资事实上都是配套融资。”前述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披露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中,因资产重组而进行配套募资的公司占三成。
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也正如此。如某创业板公司今年上半年启动了一项针对下游企业的收购,此前该收购标的一直谋划单独上市,但因IPO市场迟迟不见动静而最终选择放弃。
由于商业银行尚不能给企业提供大规模的并购贷款,并购基金发展也不成熟,能通过定向增发融资进行并购的上市公司成了市场上最有话语权的主角。据了解,某些细分小行业由于只有一两家上市公司,一些同行企业基于长期考虑,甚至争相“贴身”谋求被收编。(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