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荐股 > 正文

全球电动车牛股迭出 国内8家公司欲脱颖而出

www.yingfu001.com 2013-09-25 07:38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电动车牛股迭出 老牌巨头也来分羹

  纵观全球,汽车业已经从危机中复原,美国电动车生产商特斯拉的成名更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外界热炒的焦点。就在此时,一些老牌汽车业巨头也在积极转型自救,克莱斯勒打算进军电动车领域,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首次公开募股申请。

  近日,特斯拉股价突破180美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将特斯拉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科更表示,公司计划在3年内生产出可自动驾驶汽车。如果特斯拉能在2016年顺利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则其产品研发速度将超越谷歌。目前,除了谷歌和特斯拉,奔驰、沃尔沃等厂商都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上个月表示,将于2020年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

  继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之后,又一只电动汽车牛股非康迪车业莫属。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浙江康迪车业有限公司近一周以来的累计涨幅达到35%,23日更逆市大涨6.67%。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其中个人购买最高补贴6万元,这对于康迪车业来说是重大利好。

  越来越多的汽车业界人士和投资者相信,电动车时代终将到来。特斯拉、康迪车业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股价大涨刺激着传统汽车巨头的神经。短短数日内,通用汽车、雷诺日产联盟均表示将推出新款电动车。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克莱斯勒公司近期表露出对电气化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这显示出克莱斯勒进军电动车领域的新动向,他们有意开发插电式混动车、轻度混动车等电动车型。

  此外,克莱斯勒还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发行1亿美元股票的上市申请,眼下市场环境将有利于外界评定克莱斯勒的价值。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穆迪将通用汽车公司的信用评级恢复至投资级别,距该公司失去这一级别的评级已经过去了8年。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度全球汽车行业总利润达到540亿欧元,远高于经济危机前一年,即2007年的410亿欧元,而未来盈利增长预期进一步向好。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Baum&Asso-ciates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电动汽车总销量达到11363辆,同比增长141%。该机构预计,Model S的月销量约为1700辆。(证券日报)

   比亚迪:传统汽车业务才是公司真正看点

  比亚迪 002594

  研究机构:齐鲁证券 分析师:白宇 撰写日期:2013-07-05

  投资要点

  Tesla热潮席卷A股市场,但是我们认为其富人的“玩具”这一地位短期将不会改变。同时我们认为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的储备要胜过Tesla,在电动车方面的发展前景甚至好过Tesla,但即使这样,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无法成为比亚迪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无论是中央新能源政策或是各地政府新能源扶持计划的出台或许都将催生比亚迪E6以及K9在公共交通领域一定的增量需求,但是要让E6或F3DM等达到月销接近4000台这样的乘用车入门水平我们认为几无可能。3-5年内电动车之于比亚迪更重要的是促进BYD品牌形象的提升从而拉动公司传统汽车的销量,以及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可能的发展奠定研发基础,探索前进的可能和寻找最佳路径。

  我们看好比亚迪的传统汽车业务发展:在经历了2011年以来两年的经营阵痛后,比亚迪的传统汽车业务正在走向正轨并进入加速发展的状态。此次我们重点关注比亚迪传统汽车业务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新产品稳步推出,产品结构上行,量增价涨:我们认为2013年在新车型带动下,比亚迪全年销量有望增长22%,两款主力车型速锐和思锐2013年月均销量有望分别达到11000和4500台;在这两款价值较高的车型带动下2013年公司均价有望提升10%以上。

  核心零部件技术不断加强,产业链各部分的产能建设导致毛利下降,但将极大程度促进公司造车能力提升。比亚迪近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超过8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流入了发动机及变速箱这两大核心领域。从目前达成的结果来看,比亚迪发动机无论从覆盖的排量范围还是技术路线的种类上都远优于自主品牌竞争对手。同时作为垂直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包括内饰、座椅等相当多的环节比亚迪与主流合资品牌均有较大差距,但我们看到公司毛利在ASP提升的大背景下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甚至略有下降),产业链这些部分的建设投入是这背后主要原因,虽然短期影响业绩但长期将极大程度提升公司造车能力从而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及竞争力。以我们理解的长期和短期发展的确定性来看,比亚迪和长城是目前自主品牌的领先者。

  我们预计2013至2015年公司手机代工业务的毛利分别为51、56、62亿元,在主营利润中的占比保持在28%左右,继续为公司贡献稳定的业绩增长。我们预计2012年将是公司二次电池业务的低谷,2013年开始恢复增长,但增速慢于公司其他两个业务板块,我们预计2013到2015年该部分毛利分别为5.2、5.7、6.3亿元,到2015年在主营业务当中的比重下降至5%左右,对公司业绩影响逐步变小。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收入分别达到573、675、734亿元,同比增长22%、18%、9%,净利润达到16、26、33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68、1.1、1.38元。我们看好公司传统汽车制造业务的持续增长,但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13年动态PE已经达到了52倍,远超传统汽车企业10倍左右的估值,因此我们首次覆盖公司,给予“持有”评级。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