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企稳尚难撬动整体反弹行情
随着“自贸区”主题持续受到资金的关注,市场似乎暂时忘却了成长股高估值的忧虑,也放松了对经济中期需求企稳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警惕。近期公布的最新制造业PMI数据继续回升,考虑9月份仍为工业开工旺季,三季度经济企稳已是大概率事件。不过,中期来看,尽管来自经济基本面对市场的压制在减弱,但是符合季节性规律的变化尚不足以支持市场上行;此外,市场还需面对美国退出QE导致其货币外溢效应紧缩的风险,以及等待来自政策或其它方面的超预期因素。
季节性+政策效果
经济现企稳季
最新公布的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0%,较上月回升0.7%,再次印证了当前经济基本面的企稳。回顾历年8月该指标的环比变化,仅去年表现为回落,其余年份均呈现不为同幅度的上涨。今年指数回升的幅度与往年平均值一致,符合经济运行的季节性规律。根据路透此前对12家机构进行的调查,一致预期数值为50.6%,虽然最终数据高于预期值,但我们认为市场对企业家景气预期回升的趋势已达成共识,数据仅在改善的幅度上略超预期。
从分项上来看,8月新订单延续了上月回升的态势,但生产、原材料库存上涨幅度相对偏弱,企业扩产意愿尚且谨慎。产成品库存回升但仍在临界值以下,去库存放缓;购进价格回升至53.2%,与短期经济环比改善相互印证,量价变化或有利于短期盈利的变化。
对于后续实体经济的运行,我们认为如同去年9月企稳一样,仅是一个经济下降中途的企稳,边际时间递减,并非中期底部状态。三季度经济基本面运行对周期股表现或有所支撑,但考虑存在来自海外美国QE收紧下的流动性紧缩风险,在非稳态的经济运行逻辑之中,主板行情是经济、流动性和改革的共振,其上行需要有改变长期经济下降逻辑的出现,而不是阶段性并且递减的企稳状态。
上市公司中报
并未开启去杠杆行为
根据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中报来看,全部A股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当季同比增速由10.47%升至12.27%,但剔除银行与石油石化后由10.31%降至7.09%;中小板延续净利润同比增速回升,创业板增速转正。创业板盈利状况内部出现较大的分化,流通市值居前与创业板指数重合的龙头成长股的盈利相对更为稳定。行业上,资源、能源类个股的利润增速负值改善,交通运输净利润同比增速出现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