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加速扩容
据悉,今天将有22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并公开转让。事实上,随着7月份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逐渐增多,部分概念股走势也随之强劲。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7月份5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金额约4亿元。而进入8月以后,更是迎来新一轮挂牌高峰。8月1日至8月9日有3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8月8日更是有22家企业将密集挂牌交易。截至昨天,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挂牌公司数量总数已达299家。事实上,目前新三板扩容已进入历来最高加速期。据悉,2006年至2011年,新三板每年新增挂牌企业数量分别仅为10、14、17、20、16和25家。
部分新三板概念股、券商股近期明显走强。据统计,截至昨日,7月以来8只新三板概念股涨幅逾10%,紫光股份涨幅超过33%,鲁信创投、长春高新、力合股份涨幅约为19%。另外,券商股方面,国海证券7月以来大涨26.55%,海通证券和西南证券也分别大涨17%以上。
如何看待新三板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长城证券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今年新三板有望推出一些关键性的规章制度,包括并购重组制度、转板制度、做市商制度,短期内由于规模较小,券商较难从中盈利,但看好新三板市场的长期发展以及券商在新三板市场的业务增长。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分析称,首先,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对券商而言就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保荐承销费用,而是一项长期收入来源,利润将比较可观。加上由于股份托管的区域性特点,“新三板”所在地的当地券商相对来说更容易获得当地公司的做市商资格,如兴业证券之于福州高新区、东北证券之于长春高新区、长江证券之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等。其次,高新区板块也会得到市场持续关注,创投公司则将迎来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