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铭德:股市企稳因素增多
第一,新股发行时间往后拖的时间越长,新股发行大改革的可能性越大,对近期市场越有利,原来媒体猜测的新股发行7月或8月启动的信息被证明是造谣。从各种迹象看,新股发行还要往后拖,很可能拖到四季度,因为公布的“办法”没有得到市场普遍认可,对拟上市公司抽查结果也不理想,据说有问题的拟上市公司还不是个别,这就对恢复新股发行产生了很大的障碍。进入秋季,十八届三中全会要开。会议之前,如果股市因恢复新股发行大跌,证监会肯定不敢贸然违反维稳的要求。一系列因素表明,新股发行比原来预料的时间大大延后。这对近期股市有利。
第二,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宏观经济虽然不是高枕无忧,一路凯歌,但也不是危机重重,即将崩溃。虽然汇丰制造业采购人经理指数PMI为47.7创11月新低,但服务业指数51.3止跌企稳,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人经理指数为50.3,非制造业为54.1,环比都是止跌企稳。同时,新公布的7月份进出口数据,也呈止跌反弹趋势,钢铁等大众商品价格止跌反弹现象较多。这说明经济虽然处在低增长阶段,但没有出现“硬着陆”,或极端人士所渲染的“大危机”正在爆发。周五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2.7%低于市场普遍预期。近期房价上涨势头遭到抑制,房价企稳,整体物价水平会相对稳定。综合各方面经济数据,宏观经济稳定,正常运行,并不是某些极端专家所说,即将崩溃。
第三,本周公布的华夏银行半年报,再次否认了上半年多数股评家认定的银行业绩大幅下降的判断,银行股价出现世界性怪事。三年以来,每年股评家都说银行业绩大幅下降,坏账如山,即将崩溃。结果银行三年来业绩稳定增长,平均市盈率从三年前20倍降到目前5倍左右,美国银行12倍,欧洲、日本一般在15倍左右。去年银行存款利率上浮10%,利率市场化推进,又有股评家判断今年银行业会迎来亏损转折点。目前,这种判断又被证明是误断。银行业股价下跌不是银行业经营业绩有问题,而是沪深股市出现了理念混乱、资金外流等体制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同意中国沪深股市是全球最差股市的判断,最高层应当高度重视股市存在的难题和问题。在股市如此低迷之时,近期股市出现的一些企稳因素,也应当引起重视。股市再差、再坏,也会有到底的阶段和机会,也会有个股和结构性行情。这是我们至今还坚守在股市的最重要原因和理念。
标签: 李大霄 金学伟 李志林 顾铭德 老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