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当股息率超过存款利率时候就买股票
“第十八届(2014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暨CCTV中国人民大学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基地挂牌仪式”于1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互联网与金融变革。英大证券首先经济学家李大霄参与圆桌讨论“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开放”。
据新浪财经报道,李大霄表示:当股息率超过存款的时候就买股票,这才能赚钱。他认为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长期投资起点,他的观点是跟着国家走,吃喝啥都有。现在国家队进场了,这个市场就有机会了。
以下为李大霄发言实录:
李大霄:我认为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长期投资起点,有10个方面的东西给大家参考。第一个是市场步入了成熟的初级阶段,与20年前相比,整个市场有了一个本质的改变。这个股票稀缺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整个市场第二点是融资速度跟引资速度的平衡,一级市场跟二级市场的平衡,引资跟融资的平衡,我觉得融资者利益跟投资者利益的平衡是市场长远发展的基础。第三个层面,现在是长期资本入市的一个好时机,特别是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特别是员工持股计划的好时机。第四点是当前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输入泡沫的初期,现在新股发行的情况非常严峻,要牢记中石油的教训,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教学,要非常清晰的汲取。第五点是注册制之后,喜新,喜小,喜差的将会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这一点要非常的警惕。第六点全球最贵的股票和全球最便宜的故都在股这里面机会跟风险大家好好的把握。第七点,当好股票被众人抛弃的时候,当现在非常好的公司进入了一个投资价值区的时候,中国股市真正的投资时代就到来了。第八点我的观点是跟着国家走,吃喝啥都有。现在国家队进场了,这个市场就有机会了。第九点告诉大家的一个观点是,要做好人,买好股,方能得好报。第十、随着蓝筹的估值见底,经济稳定增长,改革的红利释放,上市公司的业绩回升,积极的股市推动,对投资人保护的加强,中国股市已经进入长期投资起点,首次真实的牛市诞生了,谢谢!
艾诚:施炜老师是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我听到现在,您的发言是最平和的。我现在要问问我们的李大霄老师,刚才发言过程中,您的观点是受到攻击的,你有没有想反驳一下。
李大霄:这两年,一句话叫打穿钻石地,活捉李大霄,中国人民大学市场只有四个地方可以买股票,第一个是325点,第二个是998点,第三个就是1664点,第四个地方就是钻石点,为什么这几个地方才可以买,这四个地方是在10倍PE水平的,现在的蓝筹是全球最频移的股票,一点都部片你们。我告诉大家一个观点,后来说是18亿,现在我们国家银行股的息率水平是全球最高,接近7%的息率水平,比你们存银行好多了,是这个观点。就是什么时候存银行,什么时候买股票,当股息率超过存款的时候就买股票,当存款远超于股息率的时候就存银行,这才能赚钱。很多人赚不了钱的道理是在哪里呢?在6124的时候买股票,在中石油48.6元的时候买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的当天买股票,创业板上市的当天,我跟吴老师在中央二台做节目,吴老实说非常良心的一句话,别听他们胡扯,没什么新经济。创业板上市的当天我讲过一句话,今天不能买创业板,今天买创业板步入48.6元买中石油,今天我也仍然讲一句话,不能以过高的价格买那些所谓的新、小、差股,买那些股票步入48.6元买中石油。再告诉大家一句话,是买新股不如买老股,因为新股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变成老股。我们为什么赚了几十年的公司,辛辛苦苦积累起那么一点可怜的工资,筹起来给那些还没有上市就变成亿万富豪老股推出的人群制造亿万富翁,这是完全没有一个逻辑的东西,而且我告诉大家,新股它不值那个钱。
为什么呢?因为新股上市的时候是一朵礼花绽放的最美丽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在那个时候买呢?是奉献,而且奉献了之后老骂,这个不对。
艾诚:谢谢李大霄,这是您的反驳陈词。李大霄先生在资本市场他一直的立场。
李大霄:我再补充一点,就是这四个地方才可以有一个价值的地方出现,什么样的价值呢?我告诉大家一个窍门,买股票,你就跟着国家队走,听党的话,没错,千万不要在国家控制风险的时候买股票,那个时候绝对是上当的,因为这个时候汇金公司进场了,它是买300个股票,是买ETF,就是买300个股票,50个股票,这个时候我告诉大家一个数据,A上证50是8.6倍的PE,标普500是16倍,现在很多股东大家买煤股,买16倍的股票,现在有8.5倍的股票在我们的家门口,大家视而不见。我们现在的AH的议价指数是92、93,这是在历史上非常少见的,我们不用去香港就能买到比香港股市更便宜的股票,这个时候是大家不可想象的。以前大家买A股是买进比H股便宜10倍价格的指数,所以大家亏损了。(证券时报网)
应健中:沪市被边缘化了
新年伊始,IPO扑面而来,一月份50个新股发行,排片表已经列出,天天发新股的架势让人头晕目眩,发行价没见降低,发行量没见减少,新一轮抢钱高潮再起。
纵观重启的IPO,热闹是很热闹,但要想从中赚钱,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值得关注的是,深强沪弱已经到了极严重的程度,沪市逐渐被边缘化了。
首先,在发行量上,沪市再坐冷板凳。从已经公布的50家新公司来看,上海只有6家,占比只有一成。占比九成的深市,资金大量云集。另外在网上申购上,似乎对沪市也很不利,说是新股申购靠股票市值,实际上在深市拼的还是资金,深市一个账户上放上30万元市值就可以一个个新股连续申购下去,大量需要的是资金,但沪市就不同了,大盘股如果发行价3元,可是申购的市值却要1万元市值对应1000股新股,这样就变成了以大博小,这种差异对沪市的网上申购就不太有利。本周沪深股市出现了有史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交易量悬殊差异的情况,以本周三为例,沪市成交量为629亿元,深市1127亿元,接近一倍的差异,大量资金在IPO的推动下涌向深市。
其次,本周出台的消息也有利于深市。本周,保险资金允许入股创业板的消息使创业板走势再度亢奋,尽管保险资金最感兴趣的还是打新股,但钱扎堆在创业板中,也跟当下IPO的热点契合,尽管也有保险资金的存量保单允许投资大盘蓝筹股的消息作为对冲,但相比之下,力度要比前一个信息弱,深市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之类的小盘股,如同臭豆腐,闻闻臭而吃吃香,而沪市的大盘蓝筹股,听起来很妙,也“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但听从了这个教导而买进去的人叫苦不迭,现在手中的股票套的一塌糊涂,这样悬殊的结果对沪市发展极为不利。
再次,现在市场热点在于新股,而新股几乎全部向深市倾斜。新股大多数在网下发行,网上仅仅是打点一下而已。从现在已经公布的发行清单来看,大多数是网上网下三七开,网下占大头,比例最悬殊的是那个创业板新股“赢时胜”,发行1500万股,网上只有150万股,九一开。网上申购需要股票市值,而网下申购则不需要,如此悬殊的待遇,突然让我想起两年前,前证监会主席说过一句很铿锵有力的话:“把投资者当傻瓜的圈钱一去不复返了”,话虽这么说,可在现实的市场中,也没有把投资者当聪明人,至少在制度的安排上不利于中小投资者。
此次推出的IPO新方法,有点将简单的事弄得复杂化了,所以好多投资者被弄得云里雾里。面对这种新情况投资者最好自己去参与几笔新股申购,参与了就知道申购路径了,就知道资金和市值最佳的配比了,也知道新股的套利空间在哪儿了。但是,大家对IPO期望值不要太高,要看到在IPO利益链中,中小投资者处于末端,IPO将造就一批身价骤增的“土豪”,也使一大批老股东个人财富产生“爆米花”效应,人家大块吃肉,后来者进去摇号申购,进去短线炒一把,能喝点汤就不错了。(投资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