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好品种是未来成长的最大王牌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丁频,夏木 日期:2013-08-09
隆平高科发布2013年中报。
内容:
201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34.75%,扣非后净利润9423万元,同比上升27.98%,实现每股收益0.25元。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33%,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ROE为8.26%,同比提升1.24个百分点。运营能力方面,存货周转率为0.45次,同比下降0.18次。除了种子销售带来的收益之外,公司业绩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补贴(主要系本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安徽隆平确认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项目补贴收入),使得公司本期营业外收入达到2946万元,同比增长203.08%。
点评:
整体来看,公司2013年上半年水稻种子收入同比下降10.15%,玉米种子收入则同比下降5.82%,而蔬菜瓜果种子收入更是大降38.15%,似乎表现较为乏力,但我们认为:
一、水稻品种的收入下降与1128在12/13销售季度推广受阻有一定关系。玉米种子的收入下降应与品种结构有关,去除部分低盈利品种的必然结果。公司2013H1玉米种子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了12.27个百分点,结合2012年玉米种子毛利率下降的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玉米种子毛利率变化应与销售季节的拆分有关,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安徽隆平上半年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二、蔬菜瓜果种子本期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系新疆红安本期的辣椒生产面积下降引起种子销量下降,毛利率并未发生太多变化,仅较去年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公司辣椒业务未来的经营思路会发生一些变化,不再像此前追求全产业链,因为投链条过长,占用资金量非常大)。而且,我们注意到公司在上半年再次转让非种业资产明月山隆平16%的股权及隆康农资50%的股权,并继续明确未来公司将继续对延伸产业进行清理,集中力量发展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为核心的种业产业。因此,我们认为不排除公司会继续转让新疆红安的可能性。
三、最重要的是,公司几个王牌和潜力品种的销售表现依然较为出彩。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几年发展的基础,主要是以下三点:
1、主打品种的优异表现是中、短期业绩的坚实保证:
1)Y两优1号。Y两优1号在2007年的推广面积尚只有113万亩,2012年度就已达700万亩,5年CAGR高达44%,鉴于其亩产高、适应性广、且生命周期仍处于增长阶段(一般好品种推广周期可达8年),预计未来表现仍将较为稳健。我们判断12/13和13/14年度其推广面积分别为800和850万亩。
2)5814。5814是亚华种业的拳头产品(相对而言,由于亚华以早杂品种为主,故其他品种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2012年其销量紧随Y两优1号之后,接近300万公斤,较2011年接近翻番,增速较快。且我们发现其主要销售区域尚主要集中在两湖,在安徽、河南等地还远未展现实力。我们认为5814将是最先“接力”Y两优1号的优质潜力品种,由于其正处成长期,参考前面Y两优1号的推广速度(5814和Y两优1号是同一个亲本),即便充分考虑基数不同和Y两优1号的高品质“溢价”,其2015年的推广面积也有望达到约700万亩(2013~2015年35%的CAGR),前景广阔。
3)“第三梯队”。水稻种子的“第三梯队”包括C两优608、准两优608、和1128系列,虽然其销量目前均尚在100万公斤左右,但“年轻就是资本”,随着其各自特点逐步被市场所熟知(C两优608的抗病、抗倒性不输Y两优1号、而1128系列的亩产更是相当优异)、未来是保证公司在杂交水稻上领先优势的重要品种。
4)隆平206。虽然12/13年度玉米种子行业库存较多、供大于求,但隆平206的推广面积却直逼1000万亩,同比增速高达35%。除了其本身超强的抗病、抗倒性(现阶段农民最看重的因素)之外,出色的营销是其快速增长的最大推手(我们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多地草根调研时,经销商普遍反映隆平206的营销是区域内做的最好的)。从我们前期到安徽隆平调研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其13/14的增速仍然会较快,预计其2013~2015年的推广面积分别可达1250、1400、和1500万亩。
5)公司新成立的“隆平高科水稻部”还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C两优248”、“准两优199”等一系列新品种,也值得期待(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为34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3%,多数都投入在新品种的研发中)。同时,我们注意到公司上半年的管理费用下降9%,未来收回少数股东权益之后可能会更多地看到协同效应的产生,管理成本的下降。
2、收回少数股东权益的完成既是短期股价的催化剂,又为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控股子公司隆平种业45%的股权、安徽隆平34.5%的股权以及亚华种子20%的股权。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上述三家公司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公司整合并布局种业资源,理顺管理体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股东回报水平。
3、行业变革的趋势、公司研发和营销的雄厚实力是长期发展的保障:
1)在行业门槛提高、企业商业化育种地位更加明确、经营和销售模式更加精准的基础上,公司的分化也会愈加剧烈,大企业依靠其突出的品种、优秀的研发体系、和完善的营销模式,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行业呈现“良币驱劣币”的特征。
2)公司目前的研发体系多元化特征明显,既有超级稻研究中心等传统育种平台,也有上海隆平等生物育种平台;既有湖南水稻研究中心等外部平台,也有菲律宾等海外平台;再辅之诸多子公司自有的研发机构,多源整合后的研发体系在国内堪称翘楚。从概念上讲,公司营销的原则是从“卖种子”到“卖服务”转变;从方法上看,则是依靠强大的品牌优势,根据区域的特点、客户的需求,实施“精准打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3和2014年EPS分别为0.70和0.88元(假设完全收回少数股东权益),考虑到公司主力品种的优良表现、潜力品种的储备情况,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目标价24.50元,对应2013年35倍的PE估值。
风险提示:
行业供过于求越发明显,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