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资料图)
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哪些风险?余永定认为最危险的是地方政府债。7月31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兼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央行货币委员会原委员余永定在某论坛上,提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担忧,他说他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对“地方政府有没有还债的意愿和有没有还债的能力,都表示怀疑”。
“到底是多少首先我们不知道,这是很糟糕的事情,我们特别希望统计部门对这个事情加以高度关注。我认为现在最危险的情况是我们不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
余永定同时对中国货币超发问题、影子银行以及房地产泡沫问题做了分析。他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世界上是最宽松的,但是不能轻易得出央行货币超发的结论。而中国的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银行高息揽储,贷出去的钱是否能支付本息,他认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即便不会爆发急性的危机,也可能会爆发慢性的危机。最后他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中国在这方面走得太过了”。为了配合结构的调整,他主张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应该处于偏紧的状态,而且宏观审慎管理应该进一步加强。
余永定现场演讲(有删节):
大家现在对于中国金融问题都非常关心,对于央行一些政策有一些看法,我自己想站在一种非常客观的立场上对一些问题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比较关心我们现在是否存在着货币超发的问题,最主要的一个根据,中国现在的M2对GDP的比是世界第一,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的第一个图给大家展示的是各个主要国家,欧洲、美国、日本、还有中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里主要反映的是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这个图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最高的这个是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根据央行最新数字,注入的准备金,流动性是25万亿,相当于差不多4万亿美元,居全球之首。这个意义上来讲,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世界上应该说是最宽松的,这个结论是可以得出来的。
第二个看一下中国的M2对GDP的比例,为什么非常高,而且越来越高呢?从这个图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M2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在我这个图所显示的,过去十几年、二十年都是明显的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一方面是货币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且年年如此,自然就会导致M2对GDP的比不断攀升。现在中国M2对于GDP的比应该说是世界第一,是180%以上。
这是一个世界比较,M2对GDP的比,中国、日本、西班牙和泰国,这都是全球最高的M2对GDP的比。从这个图可以看到,当这个比比较高的时候往往是出问题的时候,日本在比较早的时候,黑箭头指的尖,这是日本经济出现泡沫的时候,后来日本的M2对GDP的比又继续上升了。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爆发就是在M2对GDP比最高的时候。最后这张图是泰国,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点恰恰和泰国的M2对GDP的比最高的这一点对应。
M2对GDP的比很高的点我们确实应该抱有极大的关注,应该小心。但是从这儿还不能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央行货币确实超发了,因为实际问题比这复杂得多。为什么大家认为它超发呢?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往往忽视了货币作为价值贮存手段的特殊功能,只是把货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货币越多,可能就会追逐商品,于是产生通货膨胀,但是大家不要忘掉,货币还有一个重要手段,货币贮存手段,我想用这个图简单说明一下,为什么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我们的M2对GDP的比非常高。
M2是M1+储蓄存款,也就是M2这里面包含相当大一块货币,这一块儿的货币起到的是价值贮存的功能,并不是追逐商品的,所以本身并不造成,或者并不直接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关报道>>>
余永定:中国不会立刻危机 还有一两口气可以喘
余永定:金融形势恶化难免 不良债务将明显上升
余永定:中国房地产投资占比GDP过高
余永定:不应让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余永定:中国房地产“疯了” 发展速度全球第一
(责任编辑: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