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左晓蕾: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根本之策

www.yingfu001.com 2013-04-28 20:05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政府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让市场配置资源,活跃民间投资,当能推进更有效率从而带来更多税收增长的持续的经济增长。当然,政府回归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只要设计合理,也可让民间资金参与。由地方政府主要出资的地方国企担保地方政府发债来完成这些公用事业,也是可取的。

  海外资金做空中国的旋风一个多月来越刮越大。外资投行、评级机构先后上演唱空中国经济的大戏。他们看空的理由,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债务规模扩大、银行信贷质量堪忧、房价过高以及产能过剩严重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都不是突发的新问题。特别是今年首季7.7%的经济增速与中国经济现阶段的潜在增长率完全一致,所以是正常的,是符合经济规律并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如果因为与这些机构的8%的“预期不符”那就该是预期不对,而不能把预期“当真”。纠结0.3百分点的差异并就此大做文章,不能不让人发出“居心何在”的质疑。

  由此,笔者认为,政府决策部门当前在战略上大可不必被唱空论调引导,正确判断中国经济形势,按照既定方针抓住转型的战略机遇才是大智慧。在具体风险防范上,则需高度重视。特别是政府债务,虽然看公开披露的数字,包括一些外资机构的评估,都认为仍然在国际安全线以下,事实上近期的所谓债务“快速增长”也没有超过警戒线。但是,政府平台的投资项目没有持续盈利和还款能力,以及不合适的处理方式,都存在引发银行坏账的巨大违约系统风险的可能性。这一点的确不容小觑。换句话说,总量债务在安全线以下,不等于说债务风险就是可控的。如果现在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膨胀和蔓延,“中国式债务危机”迟早不可避免。

  政府债务危机如何“设防”?

  首先,当然要弄清楚当前的地方债务究竟有多大风险。迄今为止的官方债务数据仍是2010年审计署审计的10.7万亿,这是否包括了县级政府和镇级政府则不见说明。有估计认为,基层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也以万亿计。2011年的增量没有准确的报道。2012年的政府债务“大幅恢复增长”,究竟增长多少则众说不一。表外的融资更无法统计。这两年大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头换面以企业身份通过发行中票、短融、企业债等方式融资,有些甚至以信托或理财产品方式出现,构成大量缺乏监管的表外业务。由于不准确的数据、不透明的运作,很难对政府债务风险有个相对准确的评估,模糊定性的判断完全可能放大风险。因此,只有增加透明度,弄清了风险所在,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其次,出现了局部违约事件,不能采取变相粉饰和隐藏风险的做法,否则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云南城投(600239)的所谓“债务重组”,把前期投资不赚钱的问题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划走,然后再发新的企业债,这意味着旧债不能还又欠新债。如果允许地方融资平台重复这样的游戏,地方政府发债将无所顾忌,地方债规模会越滚越大,银行出现坏账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而对于城投债投资者而言,这样做更会强化他们出了问题政府埋单的思维定势,进而完全抛弃风险意识,地方债因此将陷于无法自拔的泥潭。更糟糕的是,这样的方式一定会被效仿。最近江苏苏通不就再现了这种资产划拨的游戏么?如果地方融资平台制造越来越大的风险,局部风险就会演变为系统风险。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