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目前拥有4家子公司:海特铝业、亚通科技、安信达和智华汽车。海特铝业、亚通科技和安信达都从事铝合金熔铸、加工业务,其中亚通科技是公司IPO项目的执行主体。智华汽车电子是公司为了拓展汽车行业相关业务,设立的子公司,主要致力于车载摄像头、车载控制器等产品的经营。
公司的生产经营主体中,亚太科技母公司、海特铝业是近几年公司利润的贡献主体。亚太科技母公司的经营非常稳定,近几年的年净利润一直保持在1.1-1.2亿元,波动不大。海特铝业近几年的经营业绩也非常稳定,净利润保持在2000多万,变化不大。安信达和智华汽车电子公司近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都不大,2012年两个公司亏损额均在800万左右。
亚通是公司募投项目的主体,达产后将达到年产5万吨铝挤压材生产规模,规模比亚太科技母公司规模略大,预计达产后年净利润可达到1.2亿元。近几年亚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亚通科技亏损1368万元,2012年亚通科技亏损832万元,随着安装调试完成,产量增加,产能利用率提升,亚通科技的各项经营指标都在发生变化,今年一季度亚通科技共生产成品7513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已经实现了盈利,随着亚通科技今年逐步投产,这一部分的利润将逐渐释放。预计2013年亚通科技募投项目达产将推动公司利润大幅度增长。
亚通的产能释放会比较顺利
既然我们认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亚通募投项目的放量,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亚通产能释放的情况做一点深入的研究。第一,亚通在一季度已经表现为盈利,说明亚通公司的产销量已经突破了盈亏平衡点。
第二,公司的销售收入近几年始终在增长,这部分增长主要源于亚通新项目投产释放,虽然没有盈利,但是可以说明一点,亚通的销售是没有问题的,造成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安装调试费用。
第三,从行业方面来讲,汽车铝挤压材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在不断拓展。首先,汽车轻量化趋势保证了行业的成长空间。其次,我国汽车产量每年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速。第四,从公司客户开拓来看,公司2012年客户认证数量大幅增加,从上市初的58家增长至2012年的147家,客户认证数量大幅增加也为亚通公司的产量释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上面几点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亚通的产量释放不用担心。而随着产销量提升,亚通今年即将贡献一定的利润,并且在未来两三年内逐年增加。
投资建议:业绩增长确定、估值不高,强烈推荐
我们认为随着亚通产销量的释放,驱动公司利润在2013年-2015年出现较快增长,预计公司2013年、2014年、2015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2.06亿元、2.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34%、13%。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0.49元、0.56元,对应当前的市盈率分别为18.87倍、14.11倍、12.47倍。公司当前估值不高,并且成长确定,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未来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如果未来汽车行业出现明显萎缩,则公司盈利能力受到制约。未来增量主要是新项目投放驱动,如果新项目投放不及预期,则增量会打折扣。
标签: 伊利股份 中青旅 中国海诚 中兴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