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工程:产能、业务量高度匹配,步入海油工程的春天
海油工程 600583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赵健 撰写日期:2013-07-16
未来两年是中海油“十二五”建设计划的景气周期,公司新增产能陆续投放,产能和业务量匹配度高,未来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回升。
步入中海油“十二五”资本开支高峰期,工作量增长显著。根据中海油“十二五” 规划,2010-2015年油气产量CAGR约为6-10%,计划到2020年翻倍。为实现产量目标,中海油资本开支明显增长,我们预计今明两年是海洋石油建设的景气周期, 海油工程则是这次巨大投资的直接受益者,工作量增长显著,业绩弹性很大。
伴随着业务量的回升,产能顺利投放,施工能力和业务量匹配度高,盈利水平有望持续回升。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高企、施工安排不当、工作量的持续下滑是公司在2009-2011 年盈利下降的主因。工作量和产能的匹配、施工安排的合理性是盈利水平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公司的建造产能和关键船舶数量都比“十一五”期间明显增长,通过对外协船队的有效管理,我们估计目前公司自有船队产能约能支撑200亿收入;公司吸取了“十一五”期间的经验教训,加强了总包项目的协调和管理、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项目完工质量和进度提升,毛利水平改善,经营风险降低。
国际海工市场广阔,海外业务有望接力增长。预计2013年全球海工投资将达到3600亿美元,保持稳定增长。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以降低对中海油的依赖程度。目前公司已进入了中东、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市场。2012年新签订单额约160亿元,其中海外订单为21.79亿元,公司战略规划未来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将力争达到30%。“十二五”末期国内资本开支可能有所放缓,根据公司目前在海外储备的情况,海外项目有望在“十二五”末期开始实质贡献业绩,接力增长。
在深海业务领域积极储备,保障公司长期的竞争力。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储量丰富, 油气资源可达160至210亿吨,未来深海油气开发前景光明。目前公司不具备独立开发深水项目的能力,“十二五”期间是公司积累深水开发经验和技术研发的时期,主要通过技术研发、工程合作的形式来积累经验,为将来独立开发做好前期准备。
拟定向增发募集35亿资金投向珠海基地项目,摊薄幅度有限。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4亿股,募集35亿资金投入到珠海深水基地。珠海基地以深水浮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主,共五期工程,一期工程最早将于2014年建成投产。若今年4季度实施,假设发行价为8元,预计发行4.4亿股,大约摊薄10%左右,摊薄幅度有限。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基于收入明显增长,毛利率稳中有升的判断,我们预计13-14年EPS为0.41和0.52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18和14倍;增发摊薄后EPS为0.37和0.47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20和16倍。此外,公司目前股价对应的2013年PB为2.38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公司业绩处于上升周期,2013-14年净利润CAGR达50%以上,给予13年20-25倍PE,合理价值为8.2-10.25元,推荐买入。
主要不确定因素。过于依赖于母公司、海上恶劣天气风险、增发摊薄业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