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张维迎:腐败增速远超GDP 去国企就靠裙带关系(4)

www.yingfu001.com 2013-06-20 07:59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责权失衡的国企决策怪象

  由于错位的关系,现在决策的有效性是偏低的。这也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面对

  现在的国企,尤其是央企,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上市公司,是面向市场的,有交易所的监管法规来约束。但是现在很多时候,公司决策却不是公司层面本身就能决定的。

  公司治理架构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很多大的国企或央企集团都是多元化业务的发展,很多时候会通过控股公司的结构把一部分业务板块组合去上市,从而形成控股公司下面有各个业务板块、上面还有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一般不是上市公司,上市的控股公司的管理层是面向市场和交易所,要向股东或市场沟通公司未来的计划以及新的战略举措。按照国外来看,作为管理层,战略在董事会通过就够了。国内的上市控股公司上面如果是国企或央企的话,集团公司上面有国资委 ,层级很多。很多时候有些举措或想法控股公司说了不算,如果集团和国资委不同意,控股公司就没法实施。这个治理结构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但是由于过去大环境好,各个上市公司的业绩都看好,所以问题和矛盾不突出。这两年市场环境严峻,股东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时,集团-控股公司-业务板块的决策错位所带来的矛盾就放大了。 眼下,是国企或央企开始着手解决公司治理架构中存在的问题的最好时机。

  很多时候,同央企或国企交换名片时,一个人都是两张名片:一张是控股公司的,另一张是集团公司的,到底是以上市公司名义决策,还是以集团公司名义想问题,时常混淆。这些企业的战略或执行有很多缺位的地方,我认为这是由于组织架构带来的决策问题。上市公司的业务板块不一定是对上市公司董事长汇报,而是直接去集团层面汇报,因为知道跟上市公司董事长汇报也没用,这样一来就等于架空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还是要面向市场和监管当局,上市公司处于一种责任都在,却没有权利的尴尬状态,目前来看,受此困扰的企业不在少数。

  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如果没有得到集团的全面支持,很难向市场交代企业未来的战略或策略。这需要集团、国资委等多层级的人来拍板让上市公司去做事。重要的是,谁到底应该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现在很多时候,集团和控股公司的管理层是两拨人,权利在集团,责任在控股公司。权利和责任是分开的。不管怎样设计,权利和责任都是应该放在一起的。

  集团要权利,不要责任,没有市场压力,也不需要向市场道歉。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就有必要去面对和处理它,目前市场出现这种结构性的转变时,就会发现盈利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市场要给上市公司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而且现在来看这问题越来越突出了。有的是母子公司管控体系,有的甚至细致到决策流程,到最后问题的根源还是回到责任和权利不对等。这种情况下,设计一个管控体系的落地情形也各不相同。做得比较好的是神华集团 ,因为它的权利和责任是在同一层面。起码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复杂性,如果管理层有这种视野,就不必花很大力气去说服他,当集团遗留下来这种思维,要求只要权利,不要责任,就要花很大精力去说服,种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