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我们过去的十年,我们的理念大大倒退了,我们从相信市场,更多的相信政府。从相信更多的企业家精神,转向相信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所以导致了国进民退。改革前二十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过去十年强调的是和谐,其实关键注意的是过多注意财富的分配。改革前二十年,特别是九十年代注意什么,建设法制国家,过去是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其实法制大大倒退。所以这些理念,就是我刚才讲的,我们今天各种社会矛盾的重大出现。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成长很好,所以出现了中国模式,这个模式,有些官方领导人也很喜欢,我觉得这个中国模式是完全错误的,它强调的是国家和国有型企业主导。我的简单的感想是,中国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国家干预越来越少,国有企业越来越小,而之所以还有这么多的问题,就是国家企业仍然很多,国有企业仍然很大,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
所以未来的改革,我们要有总的目标,那这个目标呢,我认为呢,就是建立一个公正、自由、法制、民主的社会,这是大目标。未来经济改革的任务仍然非常重,而且经济改革最重要的,仍然是建立一个平等的自由的市场,这里边我觉得,私有产权制度是最有重要的,在座有很多我们国有企业,我很抱歉我必须批评他。我们现在国有企业,从效率的角度,我想我们在座的经济学家做很多计量模型,这个很重要,但是其实不需要那么复杂,用很简单的方式就可以知道它,而且我们看看中国的统计年表就知道,在2010年,工业部门,国有资产占的资产的42%,但是的创造的产值是27%,创造的增加值是30%,提供的就业是20%。就是我们的投入和产出做一个比较,我们知道国有企业的效率是相当低的。
当然大家,在座经济学家需要注意的问题,国有企业最多的问题,还不在它本身的效益,而是它带来的外部性,这个外部性,使得企业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如果国有企业占主导的话,我们这个社会不可能有公平的竞争。我们有些经济学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国有企业不重要,只要有公平竞争就行了。我可以回答这个事,只要国有企业主导,不可能有公平竞争,至少中国的经验呢证明得非常聪明。国有企业一定是靠特权维持的,而这种特权,名企业家就不可能真正去创造,他们可能要花好多的精力,或者国家分配的资源,他们也没有安全感。
还有一个外部性,就是导致的道德文化,我刚才讲到,如果我们人们认为这个社会不公平,我们不可能有道德。如果有大学生就业的时候,如果他能找到工作,不是靠他的能力,不靠他的成绩,而是靠某一个关系的话,凭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有很好的正义精神,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难。
我最近有另外一个观点,国有企业大规模存在,实际上阻碍了中国的就业,也就是使大学生就业为什么更难了。因为国有型企业创造了不同等级的工作,在国有部门工作叫铁饭碗,比较地位高、身份高。所以凡是大学生,只要在国有部门工作当作就业,不在国有部门不当作就业。我看到好多人托人找工作,我问他,你现在在哪?我现在在什么什么地方,一个企业工作,我说那就不是工作吗?他说这个不算工作,因为这是个私人企业。私人企业当成一个临时性过渡,这样就使大学生就业变成一个突出问题。当然我不是说它唯一的原因,还有好多其他的原因,那我觉得从行为意识上讲,这是重要的问题。
我觉得中国未来十年,国有企业的比重应该降低到10%,我指的是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业,在GDP当中的比重,而不是它的企业的数量。而且我认为呢,一个经济,如果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10%,不能叫做市场经济,所以我们中国现在不能叫做市场经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