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张育军:2500点上IPO开闸 新华社评IPO改革(3)

www.yingfu001.com 2013-06-10 07:20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华东某券商投行保代表示,“证监会公布的几个意见都是程序完善,未涉及发行条件。其实我们更期待的是改发行条件,而非程序上的修补。”该名保代说,“现在的发行条件是2006年的,7年没有变化。盈利能力、募集资金等条件其实都该改了。

  而早在两年前就有投行人士发出过类似的声音。

  还有人认为此次的改革不系统。一名不愿具名的华南券商股票销售负责人,对于刚出台的新股改革也不太感冒,“无实质意义”。“证监会对于减持的措施,实际上是迎合了一些市场杂音,这场不系统的改革,只会越搞越乱。对于炒新族来讲,证监会的这些举措,实际上发出了股价不会跌破发行价的信号,用国家信用担保新股发行价,只会扭曲正常的市场调节。

  对于记者发出“你觉得怎么改”的提问,这名人士比喻说:“好比北京潘家园旧货,为什么不会出事?因为来的人都知道,这里99%是假货,不可能出个1000万买东西。”那么证监会要做的,其实是充分揭示打新的风险。

  至于新股发行的5个方向改革,该人士表示说:“都是以前提过的内容。比如发行前发债,就是说私募债的事,但私募债市场一直起不来,卖不出去,那你会想到为什么信托卖得出去?至于配售机制,因为出事了,后来又收回了,你凭什么给个人配售,是否有利益输送这些都说不清楚。实际上,自主配售这块,早在2009年就开始谈了,2010-2011年也谈过,你配售给公募和券商没问题,给个人就有人疑问了,券商投行因此也不敢捅娄子。

  平安海通跌出前十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6月21日结束。而张育军说的另一个条件“上证指数稳定在2500以上”还是为IPO重启时间带来不确定因素。但无论如何,IPO开闸箭在弦上。

  而从目前的670个项目以及撤下的268个项目来看,IPO的投行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去年下半年至今,近8个月空窗期,IPO财务大核查,对平安、民生、南京等券商的严惩,监管层一系列大棒挥下,南方系券商生产队式的“大干快上”的时代结束,投行格局也已经开始发生一些微妙变化。

  2011年,首发承销数量排名前三的是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和海通证券。即使在光景惨淡的2012年,平安和海通凭借着项目储备优势分别排在第3名和第9名。

  而按照目前的储备情况,平安证券和海通证券已经跌出了前十。

  “未来两三年,平安证券和海通证券再次进入前五都比较困难。”北京一位大型投行人士判断。

  平安证券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靴子落地前后,平安证券高管们,从董事长、总经理到事业部负责人则开始马不停蹄地拜访客户,说明解释情况,挽留安抚客户。

  不过,对于平安来说,客户流失的隐患在于尚未报材料的拟上市公司。“报了材料的一般不倾向于换券商,因为暂停三个月后IPO也未必开闸。但尚未报材料的公司,我们则在帮企业一起跟投行协商更换券商。”一名参与平安保荐的拟上市公司的PE机构人士说。

  而海通证券投行保荐项目撤单15个,比例达到44.12%,远高于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

  据熟悉海通投行的人士透露,海通撤掉15个项目多数是因为业绩下滑,少数是因为查出确实存在问题。“发现有问题的主要是涉农企业,还有一家是神舟电脑。”该人士说。

  在海通15个终止审查的项目有,有三个是涉农企业,分别是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江西万年鑫星农牧、山东海益宝水产。

  “今年能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过会待发的项目,落差主要在明年,”上述熟悉海通投行的人士表示,“而今年海通会新报不少IPO,考虑即将申报的IPO项目,海通未来在前十应该没什么问题,当然能出来多少也跟监管政策有关,但是想重新回到前五,我不太看好。

  目前IPO储备数量排名中,取代平安和海通,进入前三甲的是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在会项目数分别为45个和42个。

  “这次内控比较严格的券商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一广发证券保代表示。

  国信虽然撤下了23个项目,撤单数量排名第一,但仍凭借着储备量大的优势还剩45个在会,与招商并列第一。

  不过,对于国信的处罚仍然迟迟没有下来,影响尚不可估。“争取不被处罚,即使被罚,我们内部评估影响也不大。我们做好了两手准备。在出结果之前,我们争取多报IPO材料。”国信证券某内部人士表示。

  此外,中信建投撤了20个项目,但仍以34个项目排名第4,紧随广发证券之后。而在2011年和2012年在中信建投的IPO承销数量并不靠前,均排在第10名。

  不过,一位熟悉中信建投的保代表示:“中信建投靠低价抢了不少项目,即使项目数量排在前面,承销保荐收入也不会很靠前。

  民生撤单率46.6%最高

  北京一名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认为,在此次洗牌中,最受伤的可能不是平安或者国信,而是民生证券。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民生“6个月内部整改”的处罚严重于“取消3个月保荐资格”。“内部整改意味着证监会这段时间都不会收这家券商的材料。

  一名资深保代表示,“内部整个带来的短期经济损失还好说,关键是对未来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人员和组织架构如果要重构,没有2-3年弄不起来。”

  其实,在IPO核查尚未开启之前,民生证券就将山西天能科技撤回。据民生内部人士透露,当时有人向监管层举报,又有媒体曝光地方政府还没有进行光伏系统招标就提前确认收入,后来民生根据举报线索去查发现确实有问题,就决定终止这个项目。

  但没想到的是,监管层依然将此立案稽查。“当时民生上下十分焦虑,所以自查搞得相当严格,凡是有一点问题的就撤,很害怕牌照被毁。”一名熟悉民生证券的保代说。

  1月4日IPO核查开启之前,民生证券有30个项目在会,但是1月4日至今,民生撤回14个,撤单率为46.67%,为券商之首,仅剩14个项目在会,排在15位,跌出前十。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