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询问张育军IPO何时开闸 回应称需满足两个条件
IPO投行未来格局大洗牌,平安海通民生跌出前十
北京一位大型投行负责人则表示,先改革后开闸,可能对投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6月7日,证监会召开了发布会表示,将就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据悉,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到6月21日结束,结束后监管部门根据征求意见情况进行修订并正式发布。方案正式发布后,在审企业已完成审核进程,并且符合新的发行改革方案内容要求的,就具备了给予核准批文的条件。
这个消息,印证了此前张育军说的第二个条件。
同一天,第二批抽查名单出炉,12个提交自查报告的项目抽取10个,没有太大悬念。
包括重庆银行、邮政快递物流、金龙精密铜管、联丰磁业、再升科技、全筑装饰、超讯通讯、中航文化、精达成形、以及麒麟网,而润欣科技和耐威科技被免于查。
北京一名被抽中项目的保代告诉记者,13日上交自查底稿,但此次抽查与第一批不一样,工作底稿直接送到地方证监局,由证监局翻阅,完后证监会再派人去查。“证监局的人有专业也有不专业的,他可能会揪住小问题不放。
据悉,有券商人士向张育军问到IPO何时开闸。张说至少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上证指数稳定在2500以上,二是完成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
经过第一轮大浪淘沙,加上之后申报的公司,目前剩下670个项目在会(主板数据更新到6月7日,创业板到5月底)。
有业内人士认为,600多个项目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消化,所以现在的名单,初步映射了未来两三年投行在IPO上的格局。
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
2006年,新股发行制度出台,造就了当时的投行龙头:中信、中金;2009年创业板开闸,国信、平安、广发、民生等抓住中小企业融资高峰时机,迎头赶上。这被投行业内认为是两次投行格局的变化。
每一次变化都是在新的发行制度改革下发生。
北京一名大型投行负责人则表示,证监会将公布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包括五大方向,先改革后开闸,可能对投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证监会6月7日公布的新一阶段新股发行改革方案,五大方向分别是:
拟IPO企业招股书预披露时间进一步提前,实行“受理即披露”,同时发行人及中介机构从披露之日起就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准确、完整负责;
已被证监会受理的IPO在审企业,可以申请先行发行公司债;
新股发行网下配售将优先满足社保、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要求;
规定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预披露后,发行人申请材料财务数据不得随意更改;
预批露提前到发行申请申报稿正式受理起,鼓励股债结合的方式等。
此外,还有一些改革要点,例如控股股东和持股董监高约束加强、2年内减持不低于发行价、6个月破发锁定期延长半年、需披露持股意向和股价稳定机制等等。
可惜,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一出,一些投行人士表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