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商用激发股价狂欢 业绩单薄仍任重道远
伴随着北斗导航商用的推进,北斗概念股集体走强。专家指出,“北斗股”暴涨存在很大的题材炒作因素。虽然北斗导航商用给了资本市场足够的想象空间,但股价最终仍需要业绩来支撑。受制于多方面因素,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导航依旧任重道远。
“北斗”商用激发股价狂欢
近日,“北斗”两字频频出现报端:去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商用;不久之后的今年1月14日,交通运输部表示,计划用两年时间,安装8万台北斗终端,在江苏、贵州、天津等9个省市示范应用。
天津交通运输集团广通公司总经理赵超告诉记者,规划中的8万台北斗导航终端将有5000台用于天津,都是交通运输部统一采购的。据赵超介绍,这些终端单价在2000元左右,与传统GPS终端相差不多。由于是双模终端,用户可以在GPS导航和北斗导航之间自由切换,两者使用的地图是统一的。
据易观咨询分析师闫小佳介绍,北斗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其中GPS应用最为广泛,在我国占有95%的市场份额。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完成了在亚太地区的组网,定位精度与GPS相差不大,在有源定位和短报文方面还拥有独特的优势。
北斗导航切入的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透露,2012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已超过1200亿元,未来会突破5000亿元。
5000亿元的市场图景,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无限遐想:烽火电子、航天通信、中国卫星等“北斗概念股”集体走强,其中北斗星通更是从去年12月28日的每股19.5元涨至今年1月11日的每股37.75元,短短8个交易日接近翻番,成为“开年第一牛股”。
“北斗股”“理想丰满”难掩业绩单薄
记者调查发现,经过一番爆炒,很多“北斗股”的市盈率明显偏高:航天通信市盈率49倍,中国卫星市盈率61倍,烽火电子的市盈率甚至达到225倍。以烽火电子目前的盈利水平,投资者需要225年才能收回成本。
东兴证券分析师杜杰认为,我国A股市场已经历长期低迷,最近一段时间刚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大量涌入的资金急于寻求炒作题材。北斗导航同时涉及军工和民用两大市场,此番暴涨,资金炒作概念的因素很大。各公司目前的业绩尚不足以支撑这么高的股价。
“北斗股”“理想丰满”难掩业绩单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北斗一代终端社会持有量为10万余套,而GPS导航终端仅2011年的总销售量就已突破4500万套。南开大学计算机技术科学学院副教授史广顺认为,对于北斗的市场推广,不可盲目乐观:美国GPS系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北斗导航如果不能提供更高的性价比,就很难真正在民用市场上有所作为。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不排除有资金规模较大的投资者利用散户的追涨心理,炒作北斗题材,将“北斗股”炒高获利。虽然从长期来看,北斗导航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股价最终要靠业绩支撑。北斗导航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对公司业绩有太大影响。股价暴涨事实上已经透支了未来数年的业绩增长。
北斗导航发展仍需多措并举
天津交通运输集团广通公司总经理赵超告诉记者,发展北斗导航,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有很强的战略意义,从企业角度讲,如果GPS和北斗的性能差不多,哪怕北斗的价格更贵,我们也倾向于买国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