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周末消息面三大利空来袭 反弹会否就此止步(3)

www.yingfu001.com 2013-03-04 07:11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两会”烘暖市场氛围 初显震荡上行迹象

  分析人士认为,本周将进入政策预期观察时间,股指有望继续保持强势震荡格局,向上挑战2400点整数关

  两大主因导致节后调整

  主持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受阻,以及我国央行正回购使得资金面瞬时收紧,成为春节后A股市场调整的两大主要原因。请问,进入3月份,还有哪些因素将对后市产生重要影响?

  申银万国:目前看,本周将进入政策预期观察时间,股指有望继续保持强势震荡格局,向上挑战2400点整数关。一方面,随着股指震荡反弹,形态上进入二次上攻阶段,同时转融券政策落地,A股市场强势应对,再加上管理层释放政策利好,“两会”期间看点多多,因此股市短期有望保持强势,震荡反弹。至于能否挑战2444点年内新高,则取决于成交量能否突破前期2662亿元极值。另一方面,市场的不利因素开始增加。例如2月份PMI持续回落,创5个月来的新低。2月份的CPI指数因春节效应可能会突破3%,宏观经济在持续回升后面临反复。同时,节后央行回笼资金,季末还有银行揽存高潮,香港等地海外资金宽裕程度不及年初,3月中下旬市场对IPO何时重启的讨论和顾虑也会增加。再加上年报披露前高后低,“业绩浪”逐渐转变为“风险波”,都会对季末行情形成压力。

  财通证券:基本面上,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1%,创5个月最低,增添了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担忧;由于春节因素,预计2月份CPI为3.1%,PPI为-1.5%,但预计3月份通胀会有所回调,仍将处于安全的“通胀红利”区间。政策面上,转融券与RQFII新规出台。转融券试点不等于全面做空时代来临,因为存在禁止“裸卖空”和实施“提价规则”的条件;RQFII新规将可能实施,投资股票与债券2:8的比例限制可能放宽或取消,香港地区尚有2000亿元RQFII额度可供使用,我国台湾地区RQFII操作细节正在研究。而推动住房公积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预期,均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初显震荡上行迹象

  主持人:由于以超大市值蓝筹股为代表的“巨象”整体出现休整,3月首个交易日股指未能延续前一日的上涨态势出现回调,从技术面上看,后市大盘将如何运行呢?

  民生证券:上周市场出现了止跌反弹的走势。股指运行在5周均线和10周均线之间,最终收出了带上下影线的小阳线。券商、银行以及房地产板块在反弹中功不可没,个股也出现了修复性反弹。对于后市,市场强弱的分水岭是布林线的中轨,而上周五并没有站上该位置,预示多空双方将继续争夺,银行、券商以及地产等权重股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信达证券:从浪行上看,目前处于B浪反弹,B浪反弹可能受阻于0.618的位置,2444点下跌的0.618位置位于2385点,上证指数2400点附近可能反复震荡。

  西南证券:大盘周K线收出带下影线中阳线,上涨1.96%,而前一周大跌4.86%,将跌幅收复了一半,呈现止跌回升走势,日均成交金额比前一周略有缩减。周K线均线系统正由交汇状态转向多头排列,但周K线处于2363点的5周均线压力和2304点的10周均线支撑之间。从日K线看,上周五大盘收出带长下影线的小阴线,处于30日均线之上,将挑战2370点附近的20日均线压力。均线系统处于交汇状态,10日均线下穿30日均线,处于调整格局。摆动指标显示,多空双方力量处于均衡态势。布林线上,股指处于空头市道,但临近中轨,线口收敛,呈现震荡调整格局。

  关注“两会”主题性机会

  主持人:3月首个交易日,权重股弱小盘股强,金融股全线下挫,银行、证券、保险联袂下跌,使大盘再度转弱,中小题材股精彩纷呈,但也开始积累一定的上涨风险,那么,后市投资者应该关注哪些品种呢?

  长城证券:鉴于影响3月份市场走势的国内、外负面情绪均有所消化,3月份市场重拾升势的概率较大,其中地产、金融为代表的大盘、周期股在2月份最后两个交易日中表现靓丽。在3月份的看多组合中仍然坚持对金融地产的重配,与地产相关的投资链条也相对看好。

  太平洋证券:展望3月,大盘能否继续上行取决于对经济前景预期的演绎以及对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进程。目前来看,随着“两会”召开,市场氛围整体偏暖。3月经济增长是否证伪将得以明朗,在此之前,以节能环保、航天军工、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板块有望成为近期投资重点。

  国金证券:3月份推荐的行业是水泥、银行、商业;基于3月份短期有所休整的考虑,增加了低估值消费股的配置,将组合适度均衡化。同时,如果市场有所调整,那么地产、汽车、水泥、机械这一类周期股是又一次右侧介入的机会。3月份同时将召开“两会”,一些政策诱发和主题性机会预计会成为短期热点。(证券日报)

  复苏预期临考 二次探底风险升温

  上周,金融、地产联袂反弹,带动指数止跌企稳,市场情绪初显稳定,奈何近期房价上涨态势难以遏制,致上周五“国五条”细则正式落地。可以说,本次细则调控力度超出预期,且后续各地方政府(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将相继出台执行细则以贯彻调控政策,对地产板块将形成中期压制。

  对于本轮始于去年四季度的经济复苏,地产投资的稳步上行功不可没,但随着调控政策的出台,经济复苏预期或将中断。后续A股市场料将在经济复苏预期中断与银行、地产等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纠结中震荡,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不过,鉴于当前地产的供求关系短期难有实质性改观,政策调控虽能在一段时间内抑制房价,但不会改变中期地产投资震荡上行的趋势。这意味着经济复苏的中期趋势虽有波折,但不会就此终止。

  地产调控升级

  经济弱复苏预期或中断

  上周五公布的地产调控细则超出市场预期,表明管理层对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坚定决心,而后续各地方政府仍将出台调控细则,这一过程或将从3月份一直延续至4月份,将对A股形成持续性的抑制。

  本轮经济复苏力度较弱,不排除在政策从紧预期下,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市场一向对政府从严调控房地产的表态颇为敏感,本次超预期调控政策的出台,可能令市场进入房地产调控、政策偏紧、经济复苏进程中断、周期行业下跌、A股市场转弱的悲观预期中。

  房地产问题在中国经济中的位置尤为重要,经济基本伴随政府对房地产的政策而波动,不少人士更言及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绑架”。而当下,中国经济也在重复着之前的困境:房价反弹、政策掣肘。

  一般而言,房地产周期和经济周期是一致的,但房地产周期会先于经济周期,并且房地产周期的振幅比一般宏观经济周期的振幅要大,原因在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周金涛曾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用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来衡量真实经济周期,发现其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的波动趋势密切相关。房地产投资是房地产加速器的重要的衡量指标,而房地产销售则是一个先行指标。我们注意到房地产销售周期一般领先投资一到两个季度。从房价、房地产销售与房地产投资之间关系看,住宅销售领先住宅投资大约一个季度,而领先住宅价格两到三季度。”由此可见,房地产的销售情况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可以预见的是,尽管存在争论,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次调控政策将对后续房地产销售带来打压(短期为规避政策引致的二手房成交量突增并不影响趋势)。照此逻辑,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将面临严峻考验,更何况经济复苏的力度本来就并不足够“强”。

  预期转向

  周期股估值修复行情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调控细则并非一棒子将地产交易打死,而是有保有压。“压”的是投机性需求与投资性需求,“保”的则是“刚需”,通过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房建设,特别是对“刚需性”商品房开发商的融资需求加以支持(原文为“对中小套型住房套数达到项目开发建设总套数70%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符合信贷条件的前提下优先支持其开发贷款需求”)。基本上可以将本次政策的原则概括为“加快释放供给满足刚需,同时将房子的"投资性"属性逐渐剥离”。

  本次调控政策无疑兼具“创新性”与“争议性”,这也使得投资者在短期甚至中期内都无法精确判别其对经济带来的“利”与“弊”孰轻孰重。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暂时离场或是较为理智的选择,更何况从1949点反弹至目前的2359点,部分资金获利已然十分丰厚,在政策面急转直下、经济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落袋为安”或是理性资金的合理选择。

  本轮始于1949点的反弹缘于IPO暂停与经济企稳复苏的预期支撑,鉴于房地产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对经济持续复苏的预期或将中断,本轮周期股估值修复行情或正式宣告终结。

  从50.1%的2月PMI数据来看,经济复苏的脚步已然放缓,在此背景下,地产调控超预期很可能打断本轮经济弱复苏的进程,令经济二次探底。更需警惕的是,在春节效应下,2月CPI可能重返3%,尽管其中的季节性因素不言而喻,但在政策面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市场予以负面解读的可能性更大。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去年四季度我国经济复苏较为明确,即将公布的权重地产与银行股2012年年报很可能超预期,万科A即为典型代表,届时部分资金或以此为由再度博弈强复苏,但这种基于“过去时”的博弈恐怕难敌市场预期的急转直下。而从近期管理层的一系列政策动向来看,“民生”与“经济转型”将被放在首要位置,如此一来,A股就不得不直面转型期的痛苦,对刺激性政策的幻想可能破灭。

  由攻转守 且战且退

  短期市场对于细则的影响仍有争论,但在后续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公布的背景下,周期板块的配置价值显著降低,预计指数在地产调控超预期与银行、地产年报业绩好于预期的纠结中将震荡下行。在此背景下,以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为代表的消费行业将存在相对收益,而创业板与中小板个股由于前期涨幅较大,资金获利较为丰厚,短期在市场风险偏好下行的情况下可能高位回落。总体而言,在系统性风险暴露的背景下,投资者可由攻转守,且战且退。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调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短期A股或将遭遇系统性风险,但这是否意味着A股一定就再度探底、重归熊市,恐怕还需要观察后续调控政策的落实程度和效果。若房价无视调控、继续上涨,则更为严厉的针对存量住房的调控政策将不可避免地推出,且调控力度将史无前例;若在严格的政策调控下,房价涨势得以遏制,进而平稳运行,则调控政策对刚需的促进项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当然,在结局“落听”之前,“避险”或是当下最为理智的选择。(中国证券报 曹阳)

  A股有望继续中级反弹行情

  蛇年A股开门红虽然落空,但是在经济复苏及政策宽松等推动下,今年A股在震荡中上行或为大概率事件。信达澳银表示,A股市场有望继续演绎盈利增长和估值提升双轮驱动的中级反弹行情;在配置上,具有更大盈利弹性和估值弹性的周期性板块仍是中长期战略配置的首选。

  对于今年经济走势,信达澳银表示,从近期各类经济指标来看,国内经济增长已进入复苏周期,2013年的经济形势将显著好于2012年,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终端的景气已有显著改善。从资金面角度看,流动性方面持续宽松,社会融资总量保持快速增长;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的企稳,2012年的热钱净流出格局有望在2013年再次转为净流入。从政策方面看,2013年的政策调控基调总体偏积极,但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实际效果和地方政府投资动力强弱目前尚不够明朗,需要等待两会后逐步确认。

  基于对宏观经济及政策的判断,信达澳银表示,A股市场正处于国内外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充裕双双同步的共振驱动环境,有望继续演绎盈利增长和估值提升双轮驱动的中级反弹行情。分析师对上市公司2013年的盈利预测开始向上调整,且上调过程可能远未结束。同时,股票市场总体估值仍处低位,且蓝筹股和多数周期性板块的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都依然较低。

  对于接下来的投资方向,信达澳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具有更大盈利弹性和估值弹性的周期性板块仍是战略配置首选,但是政策调控可能会导致市场行情的演绎出现阶段性波折。具体分析,如果未来的紧缩调控超出预期,市场可能将陷入阶段性调整,热点转向医药、数字新媒体(TMT)等弱周期板块;而如果紧缩政策低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启动将拉动上游的周期性板块景气上行,机械、原材料和能源等板块可能将成为配置的主流。(证券时报 朱景锋)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