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信息】全球波动加剧应警惕 A股缩量弹升存隐忧
【周末消息】周末消息面三大利空来袭 反弹还能走多远
【谁能救市】稳住A股“铺路”IPO 证监会突然释放多个政策动向信息
“两会”烘暖市场氛围 初显震荡上行迹象【走势分析】谨慎派:复苏预期临考 二次探底风险升温
乐观派:A股有望继续中级反弹行情====正文阅读===
全球波动加剧应警惕 A股缩量弹升存隐忧
由于利好数据冲抵了自动减支与全球经济放缓的不利影响,美股上周五出现探底回升走势,道指、标普、纳指分别收高0.25%、0.23%、0.30%,周升幅随之便定格在0.64%、0.17%、0.25%。放眼全球,虽说其他主要股指仍是涨多跌少,印尼还再创新高并以约3.45%的涨幅拔得头筹,可意却大幅下挫3.44%,紧随其后的葡、俄、印的跌幅也都超过了2%,法则在周末由红变绿并与缩小涨幅的德一起收成影线很长的大阴十字,而周线收星的数量又呈不断蔓延态势,且大多数股指的波动幅度明显扩大,就是说,不确定因素仍在进一步增加,近期可能会再现中短期反复甚至剧烈震荡。
国际期市不仅终止了持续三周普跌的局面,而且出现了涨跌互见的良好迹象。美元指数上周虽再下一城或站上了82整数关,连涨四周也是近九个月内最强的,但量度涨幅毕竟已经完成,两年半来峰值又恰在84大关上,成功上破前就有必要做些准备,近两周内很可能将回调蓄势,这对期市的影响自然就是长空短多。黄豆小幅下调,而棉花却已上破整理平台,玉米、小麦也有望逐渐走高,预示粮棉品种中期或将继续转强;原油、铜的周跌幅虽有所缩减,但两者与CRB指数、黄金、白银的周线却连续收阴,形态大多还出现破位迹象,即使近日止跌反弹,也很难扭转业已形成的中期颓势。
美股之所以能够探底回升,一是因为近日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多于忧,如1月新屋销量与二手房签销增幅均创近年来新高,上周首申失业救济人数也好于预期,2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ISM制造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都可圈可点,而1月耐用品订单、个人收入则环比大幅下降,营建开支也意外下滑,GDP增速上修仍是两年最低;二是因为伯南克近日表示将坚持现行的货币宽松政策,但自动减支已生效,IMF又警告将下调美国和全球的增长预期,股市回落就毫不意外。
就技术状况来说,道指近日探底回升并再创近年来新高,历史巅峰已近在眼前,近期继续上扬的希望也就相对偏大些,可标普、纳指却未能改写年内的高点纪录,而上周一则遭遇重创并逼近去年11月7日的单日跌幅,日内的波动又非常剧烈,周末逆转现象的延续也表明近期一直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且三大股指都收成长下影周星(二阳一阴),看似下档支撑比较有力,实则是空方一度将股指大幅压低留下的痕迹,周线形态也显示市场依然飘忽不定,换言之,近日很可能仍难以冲破14200点、1540点、3220点阻压,一旦跌破13967点、1505点、3145点,中短期调整的风险就会再次降临。
上周A股出人意料高开后形成探底回升态势,深证综指再创年内新高,深沪大盘也大幅回升3.05%、1.96%,只是两市目前分列5周均线上下,上周五又同时收成阴阳不同的长下影十字星,量价关系也显示短期仍有反弹遇阻的隐患。以量能分析,上周成交总额虽已降至9790亿,连续六周逾万亿的局面也暂告一段落,可萎缩幅度却仍在进一步降低,且递减态势(均低于5%)已持续三周,预示近期量变很可能将明显加大,也表明市场正在等待突破的契机,周内每日间量变的算术均值不断提高便可佐证这一点;鉴于上周波幅锐减四成左右,沪深单位股指内的量能其实不但没有缩减,反而激增了63%、51%以上,既说明多空间的争夺相当激烈,也显示继续上行相对较为吃力,纯技术回探也将因此受限。以股指分析,沪深大盘近日探低劲升,下探低点正好在多种技术支撑汇聚的地方,5日与40日均线交汇处势必也会抑制短期反复,只是回升发生在大跌后不久,周收盘还恰在节后最大跌幅的1/2反弹位附近,上摸高点仍受制于原上升趋势线下破时所在(约2387点、9748点),而近两周又都形成插入线组合,周末十字星往往也是不稳定形态,或者说,目前对空方的反扑还不能掉以轻心,本周若低开就是第一个警示信号,如果跌穿上周中心值支撑,近期低点很可能更加吃紧。
综上,期市品种涨跌或将发生大转换,欧美震荡加大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A股遇阻整理的可能就相对偏大些。估计本周收复5周均线的可能还不太大,权重股如金融地产股的表现和沪深2330点、9450点的得失以及量变情况更要重点关注。(中国新闻网)
周末消息面三大利空来袭 反弹还能走多远
蛇年股市开门绿之后,尤其是首周大盘出现百点以上的大跌后,市场上看空的声音高涨,不少投资者都在猜测自1949点以来的反弹是不是已经结束了,市场却再次出现了反弹走势。不过市场成交量的萎缩让不少投资者心存疑虑,这波反弹还能走多远呢?
从周末消息面看,最重要的莫过于房产调控细则的出台,将对地产股股价带来不利影响,短期大盘或有震荡蓄势的要求,但考虑到未来政策预期会越来越强,市场热点此起彼伏,因此市场有望在震荡之后继续上行,投资者最好能够提前逢低布局,等待风水轮流转的赢利机会。
3月行情多数上涨
A股市场的好转,正逐步得到数据的佐证。2月18日至2月22日,A股市场净流入资金648亿元,扭转之前连续4周资金净流出的局面,也创出近31周资金净流入的新高;当周新增A股开户数为14.61万户,较春节前一周增加75.85%;截至2月22日,A股持仓账户约5453万户,较春节前一周增加8.44万户,A股账户的持仓比例为32.3%;当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1189.09万户,也较春节前一周小幅增加;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持续净流入周数超过23周,年初至今流入总量已超过330亿美元。
从历史上3月份的行情看,上涨概率超过六成。在过去22年中,上证指数3月份下跌次数仅为8次,而上涨次数多达14次。也就是说,历史上3月份A股上涨的概率为63.64%。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月份,3月份市场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形是比较多的。统计数据显示,历史上3月份出现超过10%的涨幅的有1993年、1995年、1997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其中,涨幅最大的是1997年的3月,上证指数涨幅为18.68%。跌幅超过10%的有1993年和2008年,幅度最大的是1993年的3月,当月上证指数跌幅达30.80%。
消息面上多空交织
从周末消息面看,市场上多空消息都有不少。首先看利好消息,美股在上周五收高,道指创5年来收盘新高。欧股虽然在周五收低0.3%,但全周累计上涨0.2%,连续第二周收高。外围股市的连续上攻对A股反弹有牵引作用;多部门轮番表态养老金入市,将研究投资运营办法,长期有利于市场资金面的改善;证监会表示将完善新股定价机制,实现退市常态化,制度的完善长期看有利于A股;本周沪深股市限售股解禁市值环比大幅下降,与上周600亿元左右规模相比,本周解禁市值仅为248亿元。
再看利空消息,除了房产调控细则打压房地产股票以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3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5个月最低,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尽管2月份物价指数尚未公布,但一些机构预测CPI同比涨幅可能会有较大提升,预计将逼近3%重要位置,达到近期物价走势的相对高点,货币政策放松预期将面临考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稳步推进QFII和RQFII的扩容。他说,未来QFII投资额度的审批节奏,将稳步进行,目前暂不会调整单家QFII的10亿美元额度上限,指望外资大幅度流入预期也将落空。整体上来看,短期市场将承压回落,但中线反弹趋势仍有望延续。
跟随热点短线参与
虽然股指的反弹有望延续,但投资者仍不可掉以轻心。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已经达到90%以上。由于交易规则限制,基金仓位的上限为95%,下限为60%。且每当基金仓位到达88%以上时,“八八魔咒”就会上演,大盘距离顶部也不远了。当前基金仓位的持续攀升,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警示着市场的风险,因而,投资者还需保持谨慎,对股指上攻2400点之后形成双头的可能性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在炒作市场热点时最好能够短线参与。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一季度业绩预告又拉开了序幕。截至目前,近七成公司一季报业绩预喜。目前市场上一季报行情已经暗流涌动,提前布局2013年一季报业绩确定性高的个股将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国泰君安分析师孙金钜建议投资者从4个方面挖掘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个股。如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多数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善明显,特别是部分汽车、家电和零售行业企业。同时,部分公司2012年一季报的基数非常低,可能会使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而日元贬值带来进口原材料成本降低,工程机械、电子制造等行业可能会受益于关键零部件、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此外,A股上市公司中,也有部分企业通过盈余调节,增加今年业绩大幅上涨的可能。(今日早报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