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还有可能反复
《大众证券报》:CPI增速回落至3.2%,如何分析未来通胀趋势?负利率终结,货币政策是否还有放松的空间?
德邦证券首席策略师/张海东:CPI同比涨幅低于市场预期,预计3月CPI环比将继续小幅下降,同比与2月水平接近。未来几个月CPI同比将维持在3%-3.5%之间,6-7月将再次显著下降。
2月CPI如期下降,进一步给央行的总量放松带来了空间。如果信贷需求出现显著下降的迹象,央行可能会直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经济下行短期难有改观,房地产调控依然严厉,新开工低迷,整个房地产产业链的上下游需求都不容乐观,未来经济继续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东吴证券(601555)策略分析师/罗佛传:预计通胀压力近几个月阶梯下降,但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全年控制目标为4%,这也表明未来的通胀压力还有往复的过程。预计未来在政策上将延续预调微调,不排除存准进一步下调的可能,但是不大可能全面放开政策,特别是全年的GDP增速目标为7.5%,预计管理层有意牺牲部分经济增长来换取长远转型。
2月份工业增加值的回落,一是受外围需求放缓,出口形势严峻的影响;二是购进价格指数上涨,也意味着企业运营成本的加大。预计经济下滑的速度不会太快,也不排除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
市场环境烘热新股
《大众证券报》:沪深交易所同时强力抑制炒新,但是博雅生物(300294)第二日涨停,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预计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改革会在哪些方面有突破?
张海东: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市盈率动辄70、80倍的新股可以视为有毒资产。由于新股高弹性,A股市场散户宁愿在这里面疯狂冒险,也对弹性差的权重股不感兴趣。这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A股市场制度不健全,价值投资几乎沦为笑谈。长期的过度投机,使得广大投资者漠视市场风险,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退市制度改革会在哪些方面有突破,目前还难以判断。但是未来将会有实质性的政策和制度来遏制新股的高价发行。主板和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也将在近期出台,优胜劣汰将会促进A股市场的长期发展。
罗佛传:近期新股遭遇爆炒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向好,资金在一级市场认购的积极性较高。从制度的安排看,沪深交易所出发点是好的,但很难改变市场的投机情绪,以及对短期利益的追捧。
从过去的经验看,一个政策的推出,往往一开始的效果并不明显,但随着政策叠加,市场总会进一步认清风险,并趋向理想。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仍在于新股发行的方式上。
A股将走出慢牛行情
《大众证券报》:沪指在2400点以上犹豫不前,且周线七连阳终结,市场到底担心什么?如果大盘继续上涨,需要在哪些因素配合?
张海东:不用过度担心,结束七连阳是好事,意味着今后股指仍有上涨空间,行情总是在犹豫中缓慢上行的。而且上周周线收一根有较长下引线阴线,有探底回升的意味。深成指创新高,也说明反弹仍在继续。
在恢复性上涨以后,市场仍担心偏紧缩的政策出台,此外新股发行的节奏也没有放缓,欧洲的经济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是现在指数突破了半年线,而且缓步上行,个股活跃度很高,预计将走出慢牛行情。大盘继续上涨主要还是需要政策方面的放宽,以及外围股指上涨的拉动。
罗佛传:股指进入到震荡的阶段,沪指很可能围绕2400点一线展开整理。上证综指徘徊不前,但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创出新高,这表明前期权重股引领的上升格局可能已经结束,2400点上方的获利盘、套牢盘的消化压力较重,而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修复行情很可能有进一步的延续。
预计中小盘个股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年报超预期、高送转、战略新兴产业等板块上。在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不要追涨,可以适当逢跌买入。目前是主动操作的时候,会一改前期单边上行,持续逼空的格局。
关注绩优稳定消费股
《大众证券报》:食品饮料上周五为何突然大涨?采掘、有色金属等资源股再度崛起,持续性如何?目前整个市场热点凌乱,配置思路是什么?
张海东:一般来说,行情上涨初期,超跌股和周期股高弹性,往往表现较好。随着大盘上涨的深入,业绩增长稳定的防御性板块,如食品饮料得到补涨机会。采掘、有色金属等资源股再度崛起,和CPI低于预期有关。目前行情进展还是有序的,最受益政策的传媒和水利表现都比较好,另外地产板块受益销量回升,未来表现也值得期待。煤炭、有色等高弹性品种在大盘上攻的时候往往是利器。
罗佛传:后市抑制股指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成交量的配合。沪指见高2478点之前,量能持续放大,但之后却逐渐萎缩,这很可能预示着场外资金入市意愿的下降。二是权重股中银行板块的表现,如果没有政策利好的出台,银行股的表现或拖累大盘。三是短期市场对今年两大目标的进一步解读,分别是CPI控制在4%,以及GDP增速为7.5%。
在投资机会上,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大消费品种,从一轮行情的发展看,初期是权重股启动,中后期在谨慎心理增强的背景下防守型的品种获得青睐,而目前正处在本轮反弹行情的中后期,因此可关注的大小配品种包括酿酒食品、商业连锁,以及部分医药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