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五,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针对部分大型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的情况,证监会于1月6日召开了“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座谈会”,9家银行和6家央企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表示,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可以释放积极信号,希望进行探索和尝试。
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0日表示,部分上市公司股价破净,证监会于6日召开了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座谈会,9家银行和6家央企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表示,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可以释放积极信号,希望进行探索和尝试。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共有16股银行股挂牌交易,按周五收盘的最新股价计算,市净率低于1(“破净”)的个股有11只。其中,市净率最低(“破净”程度最严重)的前9只个股依次是交通银行(601328)、光大银行(601818)、中国银行(601988)、中信银行(601998)、北京银行(601169)、南京银行(601009)、华夏银行(600015)、浦发银行(600000)以及农业银行(601288)。
截止周五收市,上证50成份股当中,共有10只股票股价跌破净资产,上述股票包含部分银行股,剔除银行股以后,剩下的“破净”公司分别是中国建筑(601668)、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石化(600028)。此外,中国神华(601088)、上汽集团(600104)、保利地产(600048)、中国石油(601857)、中国北车(601299)等公司股价也很接近净资产。
证监会:3月份才能召开发审会市场化改革不是“放任自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预计3月份才能重新召开发审会,原因是在审企业需要补充预披露材料和2013年年报。此外,关于奥赛康暂缓发行事宜,邓舸表示,奥赛康的公告中提到:“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他说,市场需要参与主体共同呵护,对于市场关注的问题,证监会将继续关注,持续跟进。
与此同时,邓舸还呼吁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要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邓舸表示,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发行过程当中要注意维护市场公平,兼顾新老股东的利益,合理设定新股和老股数量,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他说:“2013年底恢复新股发行后,有51家公司启动新股发行,为促进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守法合规,贯彻过程监管、行为监管和事后问责的精神,针对市场反映的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近期组织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开展检查。”邓舸强调,市场化改革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该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提供招股书之外的发行人信息,切实做到依法披露,审慎定价,证监会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修订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定建立统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范
邓舸表示,今后将修订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定,特别规定自发布之日实施,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一是加强高风险领域的信息披露监管,提高披露质量。二是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加强各规定之间的衔接性。三是简化信息披露内容,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证监会正在着手完善和建立统一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范。邓舸表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当前一项紧迫工作,相关文件正在起草过程中。”(投资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