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邦股份:单季度环比有所改善
公司增发收购尚未完成,暂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3-2015 年公司EPS分别为 0.31 元、1.16 和 1.35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为 49.6 倍、13.0 倍和 11.2倍。公司具备资源优势,产业链完善,将充分受益此轮草甘膦、双甘膦景气,且明后年公司仍有玻璃、磷矿石等新项目投产贡献盈利,维持“推荐”评级。
业绩环比有所改善:公司发布三季报,201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同比下降 2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2亿,同比下降86.88%;实现每股收益 0.09元,同比下降 89.20%。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 4.30 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01 亿。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但较二季度环比已有所改善。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联碱业务有望触底回升:今年公司联碱6改 9项目完成后,产能将达到110万双吨/年,是目前业绩主要来源。受今年西南干旱影响,氯化铵行情低迷,是业绩下滑严重的主要根源。据我们测算,2012年公司纯碱、氯化铵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 1487 元/吨(轻质碱)与 1084 元/吨,而今年至今二者平均价格分别为 1306元/吨与 768 元/吨。 我们认为明年天气好转氯化铵景气回升是大概率事件,而纯碱业务同样低迷许久,一旦复苏弹性较大。按照 110 万吨产能静态测算,纯碱、氯化铵价格每上涨100元/吨,公司EPS各增厚0.18元。
打通全产业链具环保与成本双重优势:公司目前双甘膦装置运行良好,最新报价在 20200 元/吨,明年 5 万吨草甘膦产能投产后,将顺利打通IDAN法全产业链,除天然气、硫酸、黄磷(未来自给)外购外,其余中间产品均自给配套,我们测算草甘膦成本在 21000 元/吨,与市场上其他厂商相比优势明显,公司将成为最具成本优势的草甘膦企业。环保角度,公司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植物催化技术,另一方面基于双甘膦全流程工艺,与制盐、制三氯化磷装置实现物料循环,大幅降低废水排放。将充分受益此轮环保趋严下的行业景气。
玻璃、磷酸盐等项目陆续贡献业绩:公司收购武骏特种玻璃,建设46.5万吨浮法玻璃生产线。玻璃三大原料均有低成本保障,预计明年一季度投产后逐渐贡献收益。另一方面,公司磷矿开采项目预计 2015年投产。而原 IPO精细磷酸盐综合开发项目因项目用地问题暂时搁浅,2014 年之后可能将重新投入建设,构筑后续增长。
风险提示:双甘膦、草甘膦行业景气快速下滑,联碱业务继续低迷。
(长城证券 凌学良,余嫄嫄,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