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追高” 中信趁高减持
86只券商三度季新进重仓持有的个股中,华泰占了13只,是所有券商中新进个股最多一个券商。招商新进8只次之,东方新进7只排第3,海通和光大双双以新进4只排第四。
虽然华泰证券是至今为止三季度新进个股中最多的一家券商,但其投资是“混搭”着来的,新进的个股中,也有天奇股份(002009)等中小盘牛股,不过更多资金配置到了一些业绩增长稳定的大盘股中,如深圳燃气(601139),公司在三季新进持有1049.94万股,按其昨天的收盘价算,市值超过9000万元,是“追高”的天奇股价1484.23市值的6倍。
招商证券三季度新进个股类似华泰证券,东方证券也是保持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一个不能少”的组织组合。光大证券就更不用说,其在三季新进的全为沪市上市公司,当中,其新进的数量最多的紫金矿业(601899),是在8月16日重大乌龙事件中被动买进的,并且买前买后,股价走势都是不尽人意。
相比之下,海通证券显得较为进取。统计数据显示,新进的6只个股中,川大智胜(002253)和得润电子(002055)为中小板个股,这二只个股,在上半年的涨幅分别为11.10%和79.44%,而三季度以来,这两只股票分别是上涨了48.25%和下跌6.8%。宜安科技(300328)、东土科技(300353)、宜通世纪(300310)和金龙机电(300032)为创业板公司。
这4只个股中,金龙机电上半年涨幅高达73.86%,海通证券三季度新进200万股,很明显是追高;宜通世纪1-6月累计涨幅达31.96%,海通在三季度买进107万元,也是追高,东土科技和宜安科技虽然上半年涨幅仅2.11%和冲高回落下降8%,但同期大盘下跌12.78%,与这比较来看,海通也是“追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86只券商三度季新进重仓持有的个股中,中信一只也没有,而在遭券商减持个股的上,多次出现了中信的身影。至今,遭券商减持最多的中国重工,就出自中信之手;国金证券(600109)也被中信减持了1190.15万股。另外,而上海莱士(002252)、海欣食品(002702)等也出现了遭中信减持的记录。
这其中,拟以不低于3.84元/股向10家特定对象发行22.08亿股,将关联方军工资产纳入旗下,而股价一度连续收出4个涨停板的中国重工遭中信减持了4.25亿股,持股由此前的5.81亿股下降至1.56亿股,减持比例高达73.15%,持股市值也由26.25亿下降至9.51亿元。据上证所公开交易信息,在中国重工第三个涨停时,就己有机构在卖出,而在第四个涨停板当天,中国重工放出巨量,当天成交65亿元,中信证券或就在当天出逃了在部分的持股。
据《投资快报》记者整理,从2009年12月中国重工登陆A股的第一个完整季度开始,中信证券便买入该公司6934.86万股,并在2010年第二季度大幅加仓至2.33亿股,位居中国重工流通股股东首位,此后长时间内维持了增持态势,直到今年中报合计持有公司3.96%股份(流通股本的5.13%).
根据上市券商2013年半年报,海通证券实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32%,而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21.1亿,同比下降6.18%;海通一举超过了中信,成为行业的老大。
对于净利润被海通赶超的原因,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认为有以下几点:“IPO暂停对中信影响大于海通,去年同期中信完成IPO项目11家,而海通仅有4家;其次,中信在股票二级市场的趋势性投资规模下降幅度很大,而海通较为稳定。”
此外,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自营业务的收益差距应该也是影响两家业绩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自营曾是中信证券利润收益最多的业务,也曾在短时间内亏损数十亿元之巨。一位大型券商的自营人士表示,“2011年的时候,中信的自营亏损很严重,大概3个月亏损了30亿,最夸张的一天浮亏有3亿多。”
中信证券高管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为降低风险敞口进行战略调整,缩减传统自营业务规模。由此看,减持中国重工或是中信证券缩减传统自营业务规模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