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IPO重启难改A股中期趋势

www.yingfu001.com 2013-10-28 08:18 中国证券报我要评论

  IPO何时重启,成为A股市场心中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尽管证监会表态IPO重启没有明确时间,但近期A股持续调整,让市场各方对IPO重启带 来的扩容压力恐惧万分。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新股发行曾经历八次暂停、七次重启,市场运行趋势并未因IPO重启发生根本转换。

  业内人 士指出,从历史统计结果看,新股发行因素对二级市场的实际影响幅度相对有限,并没有改变大盘的总体走势,但往往成为市场上涨或下跌的加速器。与此同时,新 股发行的体制改革、监管部门严格的财务审查等因素均将有利于新股发行定价趋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成为IPO重启后避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的“缓冲因 素”。

  心理影响较大

  在A股历史上共发生过八次新股发行暂停,而根据历史数据梳理前七次重启前市场表 现、重启当日以及一周时间内的股指表现发现,IPO重启对市场短期走势的 影响实际并不完全负面。从历史统计数据看,从1994年7月21日至今,有四次重启后市场延续了下跌趋势,也有两次重启延续市场上涨趋势。在1995年7 月5日至1996年1月3日第三次暂停期间,大盘曾经走出一段上涨行情,但是一直无法突破800点,随后展开暴跌,在新股发行重启后大盘经历两个星期探底 后一路上行,在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

  对比IPO重启前后的市场走势,新股开闸形成的冲击也仅为短期影响。据广发证券发 展研究中心统计,在历次IPO重启前后上证综指走势并未有太大形态改变,比如在1995年1月24日第一次重启前一个月上证综指走势呈一字震荡,略有下 跌;而重启后期间整体走势呈单边下跌趋势。与此相类似,在2006年6月5日第六次重启,新股发行暂停时间较长,新股上市尽管导致短期市场回落但很快延续 第六次在暂停期间大幅上涨趋势,随后创出新高。广发证券分析师程振江认为,IPO重启或暂停前后,市场大多延续变更之前的趋势,IPO不是市场的拐点标 志,但却是其上涨或下跌的加速器。

  东北证券指 出,从新股发行重启以后市场走势与融资金额之间关系看,在市场融资规模整体下行的格局下,A股市场也是震荡下行为主。市场融资规模的大小与指数走势难以适 用简单的因果关系解释。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各方投资者对IPO重启产生恐惧,主要仍是短期心理因素所致。IPO重启的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在板块影响方面,由于经历了严格的财务审查,此轮IPO重启新股估值有望下降,或将加速创业板市场的估值回归。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此轮排队企业 中创业板IPO相对比重较大,经历一轮二级市场创业板估值快速上扬之后,一级市场低估值的吸引力可能会使得二级市场相对吸引力降低,造成创业板市场估值回 归。

  加快制度改革

  机构分析人士表示,克服A股市场的“IPO恐惧症”,关键就是在制度设计上应有所突破,IPO迟迟未开闸实际也是新股发行改革将出现重大变化的信号。监管部门已经在酝酿一些制度性改革措施和政策,在客观上对冲IPO重启对股市形成的负面影响。

   今年以来,证监会就启动了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于6月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改革体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与此同时,有关《证券 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信息披露规定》、《保荐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规则制度也在修订中,未来包括询价、询价人资格等承销办法都会有详细规定,通 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来缓解新股发行“三高症状”。

  近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新股发行改革不是简单的IPO重启,必须对 过 去IPO的办法进行较大的改革,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目前,证监会正在按照这一目标,抓紧完善指导意见及各项配套文件,新股 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公布实施后才能启动。

  华泰证券认为,新一轮的新股改革意见稿中,把破发和减持挂钩,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市场投资者利益,遏制了上市公司和发行人抬高发行价的冲动。不管后续正式文件会否修改,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方向不会变,有利于改善破发局面。

  此外,IPO重启并非完全都是利空因素。中信建投指出,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标的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IPO重启的风险,典型的莫过于创投企业,创投企业可以通过投资项目上市退出兑现收益;此外还有券商股,券商可以通过保荐与承销业务、直投业务获利。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