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质疑28股造假三成立案 证监会称报道为重要线索
IPO财务核查风暴影响下,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空前关注。
“前两年新股密集发行时,确有些公司上市前调节财务、中介机构核查不严导致上市后业绩大幅缩水。”10月24日,一位北京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2013年以来,媒体对财务造假质疑已由新股逐渐深入至市场热点股、基金重仓股、并购重组股等方面。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共有28家A股上市公司被媒体质疑财务数据造假。
事实上,舆论质疑已成为证监会稽查执法重要线索之一,“加强对新闻媒体有关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的报道、评论等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对于社会影响广泛、线索基本清楚的重大媒体线索,及时展开调查。”8月19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意见》如是表示。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8家年内被质疑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中,紫光古汉(000590.SZ)、雏鹰农牧(002477.SZ)、勤上光学(002638.SZ)、隆基股份(601012.SH)、康芝药业(300086.SZ)、海联讯(300277.SZ)、华锐风电(601588.SH)、ST宏盛(600817.SH,已被上交所处罚)8家公司,遭到监管层调查或处罚,占比28.57%。
三成公司被立案
自胜景山河、万福生科(300268.SZ)等重大欺诈上市案件以来,以上市公司为主体违法违规案件成为监管层关注重点。“这段时间以来,对于欺诈上市、信息披露违规的立案稽查力度明显加强。”证监会稽查局负责人曾指出。
在证监会继续加大对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下,稽查案件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证监会官方网站披露,2013年9月,单月新启动案件调查39件,为前8个月月平均值的1.5倍。若以此粗略推测,则2013年前九个月,新启动调查案件约247件。已接近证监会稽查执法案件最多的2012年,当年新增调查案件256起。
不过,相比建立综合防控体系的内幕交易案件,媒体对上市公司财务质疑,无疑是监管层发现违法线索的重要渠道。
据证监会稽查局透露,目前关于上市公司的违法线索,除派出机构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外,媒体揭露上市公司相关问题后,也会促使派出机构现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