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省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情况。针对国内的空气雾霾情况,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曾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但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执行的成品油标准还较低,而并不是中石化生产的成品油品质的原因。只要国内成品油标准提高,下游汽油发动机等能配套,中石化完全能生产符合国IV标准的成品油。
为了减少机动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我国自2000年以来不断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2013年2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我国将自2014、2015年起全面推行汽、柴油国IV标准、2017年底前全面推行国V标准。
成品油质量的提升,主要指标之一是硫含量的下降。当汽油排放标准由国III提升至国IV时,汽油中的硫含量由150ppm下降至50ppm,提升至国V标准时,将进一步降低至10ppm。随着我国油品排放标准的提升,汽车尾气中的硫含量将不断下降,从而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
2.国内烷基化汽油存在发展空间
由于我国国产及进口原油来源的关系,我国加工原油的含硫量普遍较高,同时我国汽油最主要的来源是催化裂化(FCC)汽油。随着我国高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加以及FCC技术的普及,汽油含硫量超标及安定性差的现象变得较为突出。目前降低FCC汽油中硫含量的常用技术有催化加氢、催化氧化、分馏、碱液处理、再裂化重汽油等。但由于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受资金和氢气源的限制,开发生产清洁汽油的非加氢精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烷基化技术是生产清洁汽油的一种重要技术。异丁烷与低分子烯烃(一般可以包括C3~C5烯烃,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丁烯),在强酸催化剂(通常是硫酸或氢氟酸)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的烷基化汽油(异辛烷为主要成分),是一种异构烷烃混合物。它与含有大量烯烃的催化汽油和大量芳烃的重整汽油相比,具有辛烷值高、两种辛烷值的差值小、挥发性低、不含烯烃芳烃、硫含量低等优点,将其调入汽油中可以稀释降低汽油中的烯烃、芳烃、硫等有害组分的含量,同时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抗爆性能,是理想的清洁车用汽油组分。
与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异构化汽油和醚化汽油相比,烷基化汽油不含芳烃和烯烃,几乎不含硫,并且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蒸汽压,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清洁汽油。尽管世界各国炼油行业发展水平不同、炼油装置结构不同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造成世界各国汽油标准不尽相同,标准实施时间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汽油标准总体上朝着低硫、低烯烃、低芳烃方向发展,烷基化在未来的汽油质量升级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烷基化汽油占比很低。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调合汽油组分中,催化裂化汽油占38%,重整汽油占24%,烷基化汽油占15%左右;汽油质量要求最严格的加州,其烷基化汽油比例高达20~25%。欧盟的汽油组分虽然以重整汽油为主,但烷基化汽油比例远高于我国,约占6%左右。而我国的调合汽油组分中,催化裂化汽油高达77%左右,重整汽油占15%左右,而烷基化汽油比例仅为0.2%左右。由于硫含量和烯烃含量都较高,催化裂化汽油比重过大,导致国内汽油质量升级成本高,难度大,汽油质量升级速度放缓,新标准实施时间滞后,造成目前国内汽油质量标准始终落后于汽车排放标准的尴尬局面。相对于美国、欧洲等炼油产业发达地区,我国烷基化装置数量少,规模小,汽油池中烷基化汽油比例低,对汽油产品性质贡献低,未来我国烷基化装置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烷基化装置产能快速增加。据统计,我国现有的烷基化装置总产能为234.5万吨/年,其中山东省的烷基化装置产能达到119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比例50.7%,未来5年内计划新增的烷基化装置产能达到737万吨/年。如果以上的烷基化装置均能按期建成投产,到2017年我国烷基化装置总产能有可能达到970万吨/年,较目前产能增加3倍有余。
烷基化汽油实际产量增长有限。除了烷基化装置以外,国内还有大量的异构化、醋酸仲丁酯、芳构化、丁二烯、异丁烷脱氢等碳四深加工项目处于建设或规划之中,以上碳四深加工项目的原料均是采用醚后碳四或异丁烷等碳四组分。根据我国碳四深加工在建项目测算,未来5年内醚后碳四的需求量增量将超过2150万吨,而醚后碳四的产量增长有限,仅在1000万吨左右,因此未来包括烷基化装置在内的碳四深加工项目原料供应存在较大缺口,项目的实际开工率有限。我们估计未来新增的烷基化装置的实际开工率仅在30~50%之间。考虑到现有装置的开工率,我们估计到2017年国内烷基化汽油的产量在450~500万吨左右。
未来烷基化汽油供给或将不足。2000~2012年国内汽油产量的复合增速达6.7%,2012年国内汽油产量达到8975.60万吨,同比增长10.25%。假如未来国内汽油产量每年保持6%的增速,那么到2017年国内汽油产量将达到1.2亿吨。随着国内成品油质量的提升,如果到2017年国内汽油调和组分中烷基化汽油的占比达到欧盟目前的水平(6%),那么届时烷基化汽油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720万吨,超过2017年烷基化汽油的产量,未来我国烷基化汽油的供应可能出现200万吨以上的缺口。
3.海越股份建设烷基化项目(工业异辛烷)
海越股份在建项目“138万吨丙烷和混合碳四利用项目”,其中项目一期工程包括60万吨/年工业异辛烷、60万吨/年丙烷脱氢(PDH)项目、3.5万吨/年甲乙酮项目。根据公司的项目规划,异辛烷装置的产品为52.52万吨的工业异辛烷,PDH项目的产品为17.53万吨丙烯及30万吨聚丙烯。
截至2013年上半年末,海越股份对“138万吨丙烷和混合碳四利用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额达到24.26亿元人民币,占工程预算的46.92%。其中,2013年上半年工程建设投资达到12.73亿元。项目的设备采购、现场施工、生产准备等均在按计划推进。
异辛烷项目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