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央行动态】央行逆回购规模创新高
【市场评论】
【走势分析】
===全文阅读===
央行逆回购规模创新高
24日,央行进行人民币880亿元6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飙升至上周的11倍,这也是自7月底重启逆回购的八周以来,最大单笔逆回购操作规模,而利率则与7天期逆回购看齐,定在3.9%。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首次进行6天期逆回购操作,此前今年1月5日央行曾进行5天期逆回购操作,此类非常规期限逆回购操作往往在节假日前进行,目的是避免定价难度以及节后首个工作日流动性紧张。
分析师称,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应该是“看菜下单”,9月最后一周由于多因素重叠导致资金利率再度上行,有了6月钱荒前车之鉴,央行的操作手法应会积极和灵活得多,不会让钱荒再度上演,背后依然是紧平衡的操作思维。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是维持流动性的平衡,既要让市场安全过季,又不能给市场以放松的预期;由于节前的公开市场操作仅有本周两次机会,因此,周四之前的市场表现决定了周四公开市场操作的量,如果市场资金较紧张,那么,周四央行可能一次性放大逆回购操作,以让市场安全度过时点。
相较于6月底的漠然和严肃,9月底的央行态度及行为大为改观。从7月底以来,央行坚持通过“放短锁长”向市场传递中性货币政策的明确信号,在资金稍宽裕的前几周,收缩逆回购规模,而在季末敏感时点当资金利率重回升势时,又加大短期流动性释放力度。这一灵活的操作手法背后是清晰的逻辑:短期不紧,长期不松。
业内认为,未来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或转向紧缩的空间都不大,将视经济复苏及通胀表现、经济及金融改革、美国退出QE的节奏以及退出后国内资金面的现实情况而定。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央票50亿元,到期逆回购180亿元,故公开市场自然形成资金缺口130亿元。而在周二逆回购规模创八周新高之后,本周净投放资金格局已提前锁定。(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