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一大重磅利空突然来袭 A股三连阳或泡汤?(9)

www.yingfu001.com 2013-09-24 10:04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他分析称,目前多家已经暂停房贷业务的银行,并非官方口径宣布暂停房贷,而是因其首套房贷款等基本无优惠,购房者并不会选择这些银行做贷款,故出现了事实上的贷款暂停。这些银行的房贷业务占比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目前还做房贷的各家银行预计,这两个月购房贷款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但折扣优惠可能会有所收窄。预计从10月底开始,贷款额度会非常紧张,甚至可能出现难申请到新额度的可能性。

  各地政策松紧不一

  面对房价上涨,北京等一线城市调控政策也在趋紧,南京、郑州则紧随其后。

  作为全国楼市的重要风向标,北京房价已经连续数月保持同比接近20%的高增长,环比增速也始终未见明显下降。为此,近日北京住建委官方微博称,“北京市自住型商品住房管理办法经反复讨论并征求有关意见,目前已基本成熟,有望近期正式出台。”

  据透露,该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自住型商品房定位为商品住房属性,面向自住型、改善型住房需求家庭,保障房轮候家庭可优先购买。同时,办法对该类住房的再上市年限要求和收益分成等,均做了明确规定。

  “大规模地限房价、竞地价将改变楼市调控机制,而自住型商品房的供应必然会平抑房价。”张大伟认为,北京作为实施“国五条”力度最严格的城市,目前最新政策还未正式公布,对市场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南京日前也出台政策,明确国企退出商品房开发领域时间表;郑州则进一步收紧限购政策,明确要求不满20岁的单身人员暂停买房。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与政策收紧的一、二线城市相比,一些地方也在为楼市松绑。如房价连续数月环比下跌的温州率先微调了限购政策,将2011年初开始执行的本地户籍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住房的限制放宽为两套。此外,芜湖、舟山等三线城市也都或明或暗地调整前期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

  “在全国城市房价涨跌呈现分化的趋势下,很难期待全国统一的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一位接近住建和国土部门的权威人士向记者说,目前最迫切的是尽快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亟需建立长效机制

  不久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抑制楼市投资投资性将长期不放松。这意味着“限购、限贷”等措施短期内不会退出。然而,目前来看楼市已经将这些调控政策“消化”,因此亟需房产税等长效机制建立,以求对楼市预期形成管理。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认为,单就接下来的调控思路来看,可关注几大方面。其一,通过“三限”(限价、限购、限贷)缓解供求矛盾;其二,抑制投资性购房仍将是调控重点;其三,房价涨幅过快区域将成为调控重点区域;其四,加快保障房建设;其五,长效管理机制开始启动。

  “长效机制早就应启动了,首先应当从基础做起,包括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不动产登记统一。”王珏林多次向记者如是说。他表示,房产税肯定要推进,应该尽早明确方案、目的,指导思想,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等问题。

  对于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秦虹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长期不能变,但是在调控政策优化方面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继续探索。对于未来,大家都认为长效机制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并对此有很强的期待。”秦虹说。

  秦虹进一步称,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是要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居民居住需求的供应体系,在改革的基础上,施以各项土地的、财政的、税收的、金融的配套改革政策并坚定落实。(中证网)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