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高层认为既然IPO重启面临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而市场对IPO重启又是大为反对,每一次重启传言总是重创市场,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先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利率改革先取得突破,避免6月份金融风险重演,那就是国债期货。正如姜洋指出那样,国债期货是管理国债价格波动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是利率衍生品种最基本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早已经普遍应用。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参与国债期货套息保值熨平价格波动。能拉平利率收益率曲线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决策层可以根据利率的波动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那么6月底的金融闹剧就不会上演,而国债期货由于占用市场资金较少,对股市的冲击也相对较小,据第一个交易日统计,国债期货市场保证金占用的资金也就是1.5亿元左右。
第三是财务核查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市场一直对财务核查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以此彻底改变发行人财务造假问题,确实财务核查迫使数百家公司退出排队队伍,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理财周报的一则新闻揭示发行人财务问题依然严重,据理财周报援引姚刚主席的话。“ 这次财务大检查,涉及近900家企业,其中终止审核269家,抽签抽中30家企业,抽中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这足以说明目前信息披露的质量令人担忧,造假绝对不是个案。”30家被抽中的企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没有被抽中的600多家公司呢?抽中的企业接近百分百或多或少的造假,情况让人不寒而栗。
证监会新股改革的重点就是信息披露要真实可靠,而财务核查的结果是几乎所有公司都有或多或少的财务问题,证监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仅仅依靠财务核查不可能让发行人彻底放弃财务造假的念头,亟待制定更为严厉的惩治制度才能让发行人放弃造假上市的念头,而这个规章法律的制定没有完成。
这个障碍就是证券法的修改。
第四是市场对IPO重启太过敏感,几乎每一次传闻都遭到市场的抵制,而引发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现在时间已经快到了9月中旬,市场刚刚经历国债期货的冲击,管理层应该不会在短期内发布市场过度利空消息,让市场能平稳接受国债期货,过了9月就到了10月,10月并没有多少个交易日,就到了11月,而11月是18届三中全会的日子,股市维稳就成为了一项政治任务,因此11月和10月都不太可能启动IPO以免市场出现激烈波动,会后也有一段缓冲期,12月重启IPO的机会也就不大了,因为马上就是元旦了,因此年前重启IPO的机会非常渺茫。节后马上就是年报公布期,发行人要想发行股票就得补充年报,够发行人忙一阵子了,而此后又将是农历年,假期临近,很有可能导致IPO重启在农历年以后。
笔者在此时预测IPO重启时间,用意较为明确,一是与提倡IPO尽早重启的人做一些无味的口水战,二是股市可能面临一定的投资机会,虽然目前笔者认为市场热点未能成功切换,影响到后市的上扬,但一旦IPO重启无限期延迟,那么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将大大降低,做多资金会寻找各种概念股不断炒作,进儿蔓延到权重股的炒作,笔者依旧看好券商煤炭黄金的行情。因为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叙利亚危机不断演绎。(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