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瘦身逐渐开启 中性评级
2013-09-02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泰证券研究员:陆冰然 刘敏达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于8月31日晚公布2013年度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6.41亿元,同比增长6.89%,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减亏80.82%。
对应上半年EPS-0.05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上半年亏损33.82亿元,较去年同期略高1.37亿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铝价延续弱势行情,公司盈利难言好转。继去年国内平均铝价下跌7.64%之后,今年上半年,铝价延续去年以来的弱势行情,上半年较年初下滑5.1%,相比去年同期价格下降8%。从公司经营数据来看,二季度营业利润较一季度回落,显示主业经营依然疲弱。二季度单季的盈利转正更多地来自于营业外收入的增长,包括政府补贴和资产出售的收入。
经济回暖基础薄弱,供给端产能过剩依然严重;供需两方面不支持铝价上行。从国内PMI数据来看,经历数月下滑之后,开始反弹;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作用开始体现,但经济回暖的基础仍不牢固,全年投资增速预计依然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国内电解铝产能依然过剩,西部地区未来几年的投产速度预计仍会保持在150-200万吨,产能出清速度十分缓慢。从供需两方面来看,铝价依然会在行业成本线附近振荡。
而由于新投产产能的成本相对较低,行业平均成本存在缓慢下移的空间。在需求疲弱的情况下,铝价存在缓慢下行的可能。
公司业务瘦身重组计划逐渐开启,底部转型有待观察。作为国内氧化铝和电解铝的龙头企业,在行业整体陷入低谷时期,公司业绩大概率上仍会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徘徊。鉴于行业产能的大幅过剩,去产能化速度缓慢,主营业务迎来业绩反转尚需时日。公司与上半年开始出售旗下盈利能力价差的资产,包括部分铝加工和电解铝企业。我们判断,公司资产重组的方向大概率是保留上游资源,以及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收购。以此保障其盈利,在行业底部逐渐实现业务瘦身,但这一业务调整的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
维持公司“中性”评级。基于2013-2014年,国内铝价14500元/吨的假设。预计公司2013-2014年EPS分别是0.01、-0.11元/股。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金属价格大幅下跌,公司盈利快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