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危机频发生儿童药企业受冲击
在空气污染、气候异常和食物过敏三大杀手联合之下,近年来各城市儿童专科医院的门急诊天天人满为患。带孩子看病成了每个家庭暗藏的定时炸弹,一旦爆发让整个家庭为之身心俱疲。期间,经常跑医院的家长会发现,如今儿童药的价格十分昂贵,看一次感冒咳嗽,抗生素加止咳药,动辄上百元,这背后因暴利赚得盆满钵满的则是享受“婴儿潮”红利的各大药企。
首当其冲的是主打儿童药的康芝药业,其产品几乎布局了儿童常见病用药的各个方面,布洛芬颗粒、小儿退热贴、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头孢克洛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都是各大医院的主用药物。201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6628万元,同期增长19.41%,净利润为2300多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8.73%。
不过,儿童药企虽火,安全危机却如影随形。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并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该药被传六年内致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数起死亡病例。而康芝药业正是国内最大的尼美舒利颗粒生产企业。尽管公司紧急发出澄清公告,称“产品上市九年来,从未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但难抵股价节节走低,当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事实。
同样受困于药品安全危机事件的,还有仁和药业。去年,宋丹丹代言的“优卡丹”感冒药广告铺天盖地,一度为众多家长所追捧。然而去年底,仁和药业身陷优卡丹有毒风波,尽管公司澄清称“产品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的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只要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不会对儿童产生肝肾损害”,但对优卡丹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俨然难逃风口浪尖。翻查其今年一季报,其收入利润各项指标双双大幅下滑,即使有了这次二胎经济利好的刺激,也未能给公司股价带来任何飙升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