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鱼油获暴利山大华特成功逆袭
由于数据靓丽,山大华特7月就早早地公布了半年报。其今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34.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76万元,同比增长48.98%,扣非后净利润为8030万元,同比增长52.36%。
如此超预期的业绩,其主打婴幼儿市场的保健品伊可新功不可没。东方证券研报称,公司继续推行的渠道下沉让伊可新的消费潜力不断被挖掘,同时今年初规格切换后伊可新在单个消费个体中的使用频次正逐渐上升,从而导致制药业务成长性显著。
说起伊可新,凡是带宝宝去过医院的妈妈都不会陌生。6个月后宝宝定期去医院体检,医生必然会开几盒伊可新——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简单地说,2岁以内的宝宝,几乎都要吃鱼油,每日一粒,补充维生素。
正是得益于逐年创新高的新生宝宝数量,伊可新的销量蹭蹭蹭地往上涨,其在婴幼儿营养品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常年第一。而妈妈们不知道的是,一盒售价20多元的伊可新,其毛利率接近九成。
仅仅依靠达因生物的婴幼儿保健品,就能让山大华特业绩实现飞跃吗?事实还真是这样。山大华特自2001年借壳声乐股份后,就一直受到债务、不良资产、法律诉讼等问题的困扰。在之后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山大华特艰难前行,旗下众多的控股及参股子公司中,仅有达因生物一家盈利,而达因生物就是伊可新的制造商。
可喜的是,山大华特抓住了这一翻身的机会,果断砍去亏钱的业务,而聚焦婴幼儿医药保健,凭借着伊可新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2009年,公司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创借壳上市以来最好水平,实现利润总额1.22亿元、净利润3441.43万元,同比分别激增43.39%和151.35%。之后,公司每年业绩增长超预期,也因此受到多家机构的密集调研。从2013年6月30日的基金机构持股列表看,中国工商银行-汇添富价值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建设银行-华夏红利混合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七组合等众多机构基金持股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