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中国经济的病兆在于制造业危机,滞胀出现,陷入萧条。其时,制造业危机的原因在于:税费水平太高(84%);资金成本太高,高利贷横行(月息4分);人民币升值40%。三大因素导致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全面恶化,实业家纷纷从制造业撤资,自08年开始制造大量投资泡沫。
第一个危机:产能过剩。
以高速公路为例,四万亿的建设投向主要是中西部的高速公路,一旦建好没有车跑,立刻产能过剩。钢铁水泥产业最甚,成为“产能过剩大黑洞”。
日本1991年泡沫爆破之后92年的日本政府开出136万亿日元的刺激药方,到处建设,八车道高速旁边一条八车道县道,旁边平行再修一条八车道乡道,均通向海边的一间小纪念品店。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比日本当年还严重,日本用了二十年来消化过剩产能,还有十年才能消化掉。从去年开始中国经济已开始重蹈日本覆辙陷入长期萧条。
政策偏离。比如武钢用三百亿资金养猪之后,政府再批了四个新钢铁厂。武钢可以将过剩的钢胚再卖给四家新厂。四家厂建好后,连上武钢五家一起养猪。任内批了十一个新机场,三百个新风电站,两百个水电站,二十五个铁轨项目,去年九月半月批了一万亿。今年一月份批了一千万千瓦太阳能。去年开始政府已开始推动第二个四万亿,今年换届前宣告失败。所以李克强才反复宣布不能再有四万亿,而国资委也宣布未来三到五年是国企的严冬。
中国经济已陷入全面崩溃,伴随我们走完余生的不是中国梦,是萧条叠加萧条。如果非要积极乐观地表述,那么我们的今天一定比明天更好。
五年两个四万亿,印钞六十六万亿,其中国企拿了二十万亿,地方政府二十万亿,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的实际通胀20%,全世界最高。
此为第二个危机:通胀。
两个危机叠加就是最可怕的危机形态:滞胀。去年为配合政府的四万亿,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十八万亿。就连贵州这样年度财政收入全国倒数的省份,当地官员竟然批了三万亿的建设项目。
第三个危机:地方政府相继破产。
地方政府欠了共二十万亿的债务,连利息都还不上。今年六月审计署公布的报告:16个地级市负债率已超100%-即技术性破产,占36个地级市抽样样本的四成以上。
第四个危机:国企危机。
地方政府推动国企开展建设,去年十大亏损企业全是国企。
第五个危机:民企危机爆发。
因为大量投资通过国企完成,民企资金链断裂。江浙多处地方民企联名上书,要求给予信贷支持,无果。
第六个危机:银行。
中国十六家上市银行,利润占所有上市公司35%。银行的五倍市盈率就是银行危机的前兆,11家银行股价跌破净资产。今年银监会发文要求各行守住不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就是金融海啸;四月索罗斯在博鳌称今年的中国处于金融海啸前夕;六月钱荒,标志着金融海啸正式爆发。
金融海啸对我们的影响如何体现?肖钢去年在达沃斯论坛称,理财产品是个庞氏骗局。去年理财产品增长41%,今年一至五月理财产品增长130%。信托类产品连续两年增长300%以上。钱荒的成因就是李克强在打击银行拆借,打击地方政府借道理财产品筹措资金。所以,在座各位,理财产品见好就收吧。
第七个危机:股市。
08年四万亿出台后九个月中国股市涨了95%,11年4月18日噩耗传来,云南政府第一个宣布破产后,股市大幅震荡下行;12年第二个四万亿,股市兴奋两个月,涨25%后一路下滑,兴奋剂效果越来越差。中国股市的长期走势都源于中央政府的重大政策,证监会等所有措施都是技术性调整。
第八个危机:地产。
地产危机来源于第二个危机:通胀。楼市资金来自逃避通胀的保值资金。北京的地产涨幅可以100%对抗通胀涨幅,上海深圳可70%对抗。过去十年房价的疯涨是政策偏离的结果。政府看到地产泡沫危机的火山口第一反应就是找一块大石头压住。但岩浆只有两个出口,一是从地壳另外的薄弱出口爆发,导致五十个相关产业三次探底;二是大石头被岩浆熔化。盖了三十二块大石头,全被熔化。最近的一块“国五条”,出台当天就被熔化。
总结:放眼未来,中国经济恰若沙漠中干渴的旅者,面前无外乎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继续顶着烈日快速奔向远方的水源,第二条路是找个阴凉地方歇息四周找水,等日头下去再出发。
互动环节:
问:危机重重,如何理财投资?
答:理财产品被摧毁后,投资渠道更为狭窄:
- 黄金投资长期来看不保值,过去100年中只有两个十年中黄金较好,其他时间都很差。美元走强,美国经济复苏,黄金还会跌。由于波动大,可短期炒作,但若论波幅黄金还不及白银。
- 房产比黄金白银都保值,能对抗通胀,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政策调整,下一个调控政策-房产税-不知何时出台。
- 股市连续四年下跌(全球唯一)后目前于谷底盘整观望,等待李克强的新政策。
- 现金只能持有美元。
问:深圳楼价会与香港看齐吗?
答:更大的可能是香港楼价会下跌,原因是美元走强后海外资金回撤;内地经济危机导致内地投资者撤回资金自救。
问:上周五晚上(7月20日)央行利率放开的政策说明什么?
答:本次贷款利率自由化就是李克强为了打击地方政府推出的政策,让银行可以对恣意妄为的地方政府收取高额利息。去年三百个地方政府骗贷共一万亿,水库库底,楼房阳台,公园绿地都被地方政府拿来抵押贷款。赞成并鼓励李克强坚持这一政策走向。
问:通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统计局数据全面造假,通胀率2.6%是点错了小数点。滥印钞票怎么可能不导致通胀?实际通胀幅度的合理估计是15-20%。发展趋势上如果能继续减少信贷投放,可能出现转机。
问:钱荒前后人民币加速升值、外管放开跨境人民币、中日中英货币互换缔约,这一系列举动与哪些危机有关?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答:特别好的问题。人民币为何不该升值而升值?答案在于李克强决定在上海建立自贸区之上-李克强力排众议离开深圳前海,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一行三会及背后利益团体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