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板块聚焦 > 正文

移动支付规模将破两万亿 10股享寡头盈利(3)

www.yingfu001.com 2013-07-29 14:18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据了解,微信立志打造成一个类似甚至超越手机淘宝的平台,在该平台上商户不仅可以销售商品,还可以通过其公众帐号把线下客户服务转到线上,最终通过微信支付完成O2O闭环;微信支付同时还将推出线下的二维码支付。

  “由于拥有大量粘性很高的基础用户,微信支付潜力非常大,但支付规模还得看最终承载的交易规模。”张萌向本报记者称,“倒是二维码支付与线下商户结合后,将大大促进交易量,通过二维码支付实现的线下交易量也许比线上交易量还大。”张萌认为,类似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把支付平台嵌入交易平台应用内支付将会成为移动支付未来发展的主流,“重要的是平台,支付只是一个工具”,其他的支付形态将成为补充。

  此外,微信通过公共帐号为招商银行(10.47,-0.27,-2.51%)、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供客户服务平台,同时与招行合作推出微信银行。拥有大量高粘度客户的微信接口,将大大促进招行的手机银行交易量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因支付宝的“余额宝”效应,金融产品销售也将成为移动支付的一个趋势。“微信支付是一个基础平台,金融理财是我们主要的应用方向,基金、银行理财产品都可以在这里卖。”赖智明称。

  除微信支付,易宝支付也于7月初采用以信息账号绑定为核心的代扣模式,向基金公司发布了基金电商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此前,易宝支付已联合好买基金、数米基金等第三方销售机构开展基金业务。“早期基金公司推出的App均以信息为主,未来将逐渐转向信息交易并举的模式。”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表示。

  当招行通过传统的NFC支付打造移动金融平台时,中信银行已开始布局以二维码支付、“摇一摇”转账支付为主的移动金融业务。

  2013年7月,中信银行首度推出“异度支付”品牌,在整合此前的“摇一摇”转账支付、POS网贷及NFC近场支付业务的同时,重点推出二维码支付,将有效地解决线上线下的融合问题,使支付不再受物理网点和PC终端的限制。(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