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一只靴子”落地 银行股估值预期遭下修
新华网上海7月21日电(记者桑彤 潘清)伴随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下限,利率市场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只靴子”中,一只已经落地。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无疑会带来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但对于A股上市银行群体而言,这也意味着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利差可能进一步收窄。估值下探历史低位的银行股,将何去何从?
贷款利率市场化先行
中国人民银行19日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按照央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等,打开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
消息一出,各方反应强烈。作为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央行此举已在市场预期之中,但推出时点仍有些出乎意料。
“新政策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
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第一步,反映了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决心。他同时坦言,由于此次新政策并未放开存款利率,也未涉及贷款利率上限,所以“只是一个开始”。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也持相似观点。她认为,存款利率放开才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
银行股估值预期遭下修
“从趋势来看,任何未伴随综合化经营的单兵突进式利率市场化都会被市场视为是对银行的利空。”鲁政委说。
事实上,19日当天A股尾盘的表现已经提前印证了其判断。除工、农、中、建外,其余银行股跌幅都在1%以上,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跌幅更是逾3%。
市场对于股份制银行的前景表现出明显的忧虑。社会融资成本下行造成银行息差收窄,贷款企业风险偏好抬升的同时或带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行。一系列压力都将考验银行业未来的盈利水平。
光大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执行董事曾宪钊表示,对于银行股而言,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其实质性影响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经济增速重心下移将导致市场利率下行,在民营金融放开的政策背景下,供给平衡的改变将迫使银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另一方面,贷款利率放开后,存款利率市场化也渐行渐近。作为借鉴,台湾地区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差快速由3.11%下降为1.41%,银行利润和风险把控能力都经历了极大挑战。
“虽然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银行短期无实质影响,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会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从而调低对银行股的估值。”曾宪钊说。
事实上,部分投资机构的确已经开始下修对银行股的估值预期。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朱琰坦言,保增长或从紧政策出台利好银行基本面的传统思维需要扭转。
A股短期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7月以来,相继公布的一系列重要指标都显示经济复苏进程并不顺利。此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变化、IPO重启、房地产融资开闸等海内外政策动向,也不约而同地牵动着A股的神经。
而在利率市场化新政策公布前夕,房地产企业再融资放开的重大利好被基本消耗,银行股连开阴线不仅吞噬了前期反弹成果,也将上证综指拖回2000点重要心理关口下方。
新政策既出,占有A股整体估值中较大权重的银行股何去何从,对市场整体影响显然不容忽视。
“考虑到基本面趋势性下滑和其他负面政策‘催化剂’逐一出现,A股市场可能受到阶段性冲击。”朱琰说。
不过,亦有分析认为,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对于A股市场整体而言将是利好。业内人士表示,贷款利率降低带来的融资成本下降,将惠及绝大多数实体经济领域的上市公司。从这个角度而言,A股或受银行股拖累短期承压,但中长期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其实,从今年以来创业板与主板市场出现的显著背离走势来看,投资者对于A股的关注焦点已经从股指涨跌转向投资标的本身。海富通基金认为,随着中报的公布,前期中小盘股普涨的行情或将结束,但有业绩支撑、确定性高的成长股表现可能依旧强劲,从而成为下半年资金追逐的重点。
从这个角度而言,利率市场化新政策是否会对银行股或大盘形成短期冲击或许并不重要,把握A股投资机会的关键,仍在于能否发掘受益于结构转型和经济复苏、真正具备价值的投资目标。(新华网)
老法师看盘:周线压力依旧明显
上周,大盘在经历三个交易日窄幅震荡之后,周四开始再次选择向下。而上周五尽管“暴力哥”继续护盘,但沪指依旧大跌30.75点,以1992.65点报收,2000点整数关再度告破。这是否意味着神秘资金护盘行动已失效,接下来大盘会不会再次向前期低点1849点下探呢?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了张道达先生。
“暴力哥”失灵
记者:在前一周访谈中你曾预计,上周大盘将重回震荡格局。而从上周行情看反弹的确又一次夭折。你对本周市场有何评论?
道达:上方的压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如果不是“暴力哥”的托举,可能大盘表现会更加难看。上周前几个交易日,虽然指数波动不大,但个股表现依然活跃。周四在“暴力哥”休息一天的背景下,空头立刻占据上风。到了周五,尽管中石油、中石化、银行和保险(放心保)板块都在尾盘拉升,但似乎对指数下跌已有些无能为力了。最终市场一盘散沙,股指再次跌破2000点。
上周五下跌与IPO重启传闻有一定关系,但收盘之后证监会新闻发布会却显示,IPO重启依然没有准备好,我感觉这正好反映出市场依旧不稳定的心态。
记者:之前你曾说,2000点是“暴力哥”护盘底线,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新股发行。但是为何上周五“暴力哥”护盘失灵了?
道达:上周五尾盘,当大量指标股开始护盘时,为时已晚。所以大家应清醒地认识到,大盘光靠“暴力哥”是不行的,那点资金能够拉升指标股涨多少?上周五沪市仅90多只个股上涨,但有780只个股下跌。没有其他力量参与,市场难以走好。
压力中前行
记者:沪指上周已再次跌破2000点,你对本周行情怎么看?
道达:每到进行访谈的时间,我们就要回到周线的角度来看问题。目前沪指周线的均线系统依旧没有改变,继续呈现高压态势,这不仅在技术上更在心理上对市场构成明显影响。上周大盘再次跌破5周均线,且将前一周的周阳线几乎全部覆盖,这使得市场重心有可能在本周继续下移。因此,总体而言本周难以乐观。
记者:如果本周大盘选择继续下探,你认为会不会向1849点靠拢?
道达:个人认为,市场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但向下的空间不会太大,此前我也坚持这种观点。更为重要的是,1849点这一前期低点是6月末“钱荒”背景下恐慌性下跌的产物。现在一方面“钱荒”状态有所缓解,同时市场也暂时还没有达到当时的恐慌程度,所以跌破1849点的可能性还是不大。不过要想市场重回强势格局,可能还要再等待一段时间。(每日经济新闻 曾子建)
郑眼看盘:盘面明显转弱1950点不容有失
A股上周五大跌,沪综指跌1.52%至1992.65点,深综指跌2.20%至931.65点,成交放大,地产、水泥等品种跌幅较大。
当天财政部发布 《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激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通知》,这条消息释放出一个信号,即管理层不会简单地刺激经济,而会优化目前存量的资金资源。同时“利率市场化”又推进了一步——央行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取消七折利率下限。由于目前市场资金面紧张,少有企业能拿到便宜的贷款,所以这条政策出台时机掌握得不错。
上述政策暗示改革正遵循“阻力最小”原则实施。这样的思路虽然有其合理性,但由于经济形势紧迫,所以如此改革的速度可能太慢。
笔者认为,如果改革总是要等待“最佳时机”,那么某些改革可能永远不会开始,而这极可能会耽误大事。改革如同治病,根治有时需要刮骨疗毒,只有绝症才会采取姑息疗法。如果不趁着体质不错时动手术,奄奄一息时也许想动也动不了。
以存款利率暂不放开来说,这事实上仍在驱赶银行存款流入影子市场。影子银行透明度差也极难有效监管,还不如“明码标价”地通过利率竞争,让资金驻留在相对透明和更易监管的 “表内”。笔者认为,未来银行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体力”也将益发趋弱,所以未来改革时机就未必就比现在更适合。
此消息显然将对本周盘面造成影响,其中受影响较直接的是银行股。不过,乐观者看到的是存款利率相关规定暂时不变;悲观者看到的是利率市场化提速,银行垄断利差的好日子接近尽头。由于当前盘面处于弱势,虽然市场预期会有所反复,但时间一长极易转向悲观一面,银行股最终可能承压。
基于上述考虑,如果有人将上述消息炒成银行股利好,投资者应冷静高抛,不必迷惑于盘面一时走势。笔者连续三天提示抛售,目前仍持这个观点。
从基本面上看,当前几乎没什么利好,更重要的是暂时没有出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还有,除房价过高是个很头疼的问题外,还有油价过高,这将推动下半年的通胀水平,而这使得政策变动空间进一步缩小。
从技术面上看,最近三根阴线带有一定的成交量,这表明杀跌带有一定主动性,同时意味着部分资金在撤离。前期的1849点是在恐慌情绪中产生的,所以后市可能不会受到考验。理论上说,踏空者可能已经没有上船机会,如果有这种机会,该船可能会沉没。因此,多头主力必须死守1950点大关,这个位置已退无可退。
就具体操作而言,仓位重的投资者应减去一部分仓位,然后持余下仓位观察1950点的得失。假如因某种突发利空跌破1950点,这并不说明问题;但如果以阴跌方式跌破,同时还伴随着政策性暖风 (如新股无时间表之类),那么投资者应彻底清仓。(每日经济新闻 郑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