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何时开是个伪命题 “打新族”已有动作
● 已经五年多没有城商行完成A股IPO,多家城商行纷纷传出提交H股上市计划的消息
● 资深股民分析,此次IPO重启预期升温,大盘却震荡攀升,或许是IPO重启的前兆,等待新股
● 券商人士直言,无所谓何时、何种形式的重启,关键是IPO回归常态,长期缺乏融资功能,相当于人的新陈代谢停滞
“鉴于各方势力对新股虎视眈眈的态度,不排除证监会真的采用20家批量发行,这样能够分散打新资金,防止新股首日爆炒。”
等这么久,何时开已不重要
“IPO到底何时开闸?”这是一个连中国证监会都回答不了的问题。7月1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回答有关IPO重启时间的问题时,仍未给出明确答案。
管理层态度谨慎,资本市场也显现理性力量。近日坊间再传IPO重启时间点是7月末和8月初,A股市场不跌反升。券商保代的话或许点中了市场的小心思:“再过一周IPO停摆就快一年,长期缺乏融资功能,相当于一个人新陈代谢停滞,其结果可想而知。”
IPO作为重要的融资手段,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正在候审的14家城商行和农商行体会不浅,“自首批城商行A股上市之后,已经五年多没有新的城商行完成A股IPO”。近日有消息称,部分城商行想“孔雀东南飞”,赴港上市。
何时开尚未确定,但一定会开。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一些机构资金已在市场打下“埋伏”,资深股民也已“调仓换股腾挪一下资金,准备等待新股的到来”。
市场“异动”证监会岂会不知,新股发行改革意见的整改,对各利益群体的诉求,对市场风险的调控,虽不能尽善照顾,但新股首日“爆炒”之类的顽疾定会有所防范。
“前两周,IPO重启传闻再现,A股以震荡下跌回应。此次IPO重启预期升温,大盘却震荡攀升,这或许是IPO重启的前兆。”在多方打听IPO重启时间无果之后,资深股民杨斌在电话中与《国际金融报》记者分享了这两日的分析成果。
尽管坊间对于IPO重启时间点的判断是7月末和8月初。但官方未就重启时间给出明确说明。7月1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此前公布的工作程序安排并无变化,证监会将按照既定程序,对征求意见进行梳理和吸收,适时推出新股发行改革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还将修改发行承销办法。企业发行上市要符合指导意见及配套规则所规定的所有条件,才可拿到批文。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流程要走。“比如补充招股书、落实反馈意见、补充半年报等。7月底开闸确实存在难度。”华北一家投行保代表示。
7月初,坊间有消息称,已有部分创业板项目封卷,预计两周左右能拿到发行批文。同时,还牵扯出批量发行的问题。消息称,约40家创业板公司在IPO重启后率先批量发行的概率比较大。
“6月18日的新股发行培训会上,姚刚表态,‘不再调控发行节奏,不打包发行,但自主择机不排除会出现扎堆发行的结果’,应该会贯彻培训会上的思路,批量主要还是指发批文,至于上市时点应该是自行抉择。”上述华北券商保代称,“其实,无所谓何种形式的重启,关键还是IPO回归常态。再过一周IPO停摆就将达一年,长期缺乏融资功能,相当于一个人新陈代谢停滞,其结果可想而知。”
等了五年,城商行欲投H股
IPO停滞,加之轰轰烈烈的财务核查,使得不少企业终止审查。如今,不少在审企业也已经扛不住,开始寻找其他的出路,尤其是那些等待了5年的城商行或农商行。
日前,有消息称,重庆银行和徽商银行将赴港上市,发行H股。对此,证监会回应称,近日,重庆银行提交了首次公开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到境外上市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证监会正在办理该公司的申请。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徽商银行境外上市的有关申请材料。
自首批城商行A股上市之后,已经五年多没有新的城商行完成A股IPO,尽管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盛传城商行IPO将会重新开闸,一大批城商行在排队,但至今也没有新的城商行或者农商行完成A股IPO。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申报名单,包括重庆银行和徽商银行在内,共有14家城商行和农商行提交了IPO申请。此前,还有大连银行,但今年6月3日被终止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