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6月14日发布新材料行业中小盘专题研究:从碳纤维看新材料发展之殇
碳纤维:性能卓越、应用广泛的新材料。
碳纤维以其高强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引领新材料革命性变化。由其制造的陶瓷基、C/C 复合、金属基复合、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风电等工业领域。
碳纤维新材料已经进入了快速扩张期,未来航天航空、油气开发、汽车、电子等领域将带动碳纤维材料需求大幅增加。
生产格局:日美德技术垄断,集中度较高
PAN 基碳纤维生产技术壁垒较高,而原丝、炭化等关键环节由日、美等国控制。其中,小丝束碳纤维生产基本上被东丽、东邦和三菱等日本企业所控制,三者市占率达到70%左右。大丝束则主要由美国卓尔泰克、德国西格里和日本东邦控制,市占率为80%左右。
我国技术仍落后,行业尚在起步阶段
我国企业存在原丝质量差、生产规模小、质量低、价格高、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品种单一等问题,近年来快速扩张的产能大多为低品质产品,与国外差距明显。由于技术封锁原因,我国碳纤维需求仍在导入期,未来航天航空、汽车制造、新能源制造等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领域。
国外龙头:技术垄断,毛利较高
研报分析了东丽、帝人、ZOLTEK、SGL、HEXCEL 等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尽管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需求不振,上市公司利润率普遍大幅波动。2012 年毛利率相对稳定(25%左右),净利率则恢复至10%左右。
我国上市公司:从低端、终端追起,盈利尚早
A 股上市公司中方大炭素、中钢吉炭、金发科技、三普药业、大元股份、博云新材等涉及碳纤维或复合材料业务,但尚未突破原丝等重要环节。
研报暂不给予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我国企业技术薄弱,低端产品产能扩张或导致结构性过剩;全球经济低迷,下游需求持续低预期;
受技术封锁、价格高昂等限制,碳纤维应用推广受到限制;碳纤维产品受原丝等成本波动较大,盈利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