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兴业岂是池中物,一遇新业便化龙
报告摘要:给兴业正名
市场对兴业错误定性为监管套利的银行,没有技术含量,只要胆子够大。我们认为兴业的这种低风险套利恰恰是打破人为管制垄断、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凭着对市场敏感的嗅觉,以及自身强大的创新能力,只要存在低风险套利的机会,兴业就能迅速抓住,而且这种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同业业务的范畴。
兴业的同业优势:跨市场资源整合能力
兴业同业业务无法复制的优势是,了解到融资的需求后,能在最快时间组织到对应久期、成本可控的负债。具体来说:1)负债端,高筑墙,广积粮:银银平台是兴业打造的一条护城河,具备极强的客户粘性,通过给中小银行提供核心系统等服务换取充裕稳定的同业存款;2)资产端,兵贵神速:兴业能够整合上下游资源给客户量身订做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融资解决方案,并能以最快的速度(可能只需1-3天)找到对应久期的负债匹配,而这不是每家银行都能够做到的。
同业业务前景:朝阳产业,大有可为
兴业的利润增速能否持续超越同业,关键问题在于:1)利差能否持续?从过去来看,只有在流动性极度宽松的09年上半年,和市场利率波动巨大的11年上半年,同业利差低于60BP时才会成为兴业的拖累。我们预计今年同业利差较去年下半年变化不大,仍能维持在100BP左右,而假如下半年有一次降息,兴业的同业利差还能继续扩大;2)模式能否持续?我们认为短期监管不会踩急刹车,更多可能考虑分期分步处理;中长期视角下,有需求就有会供给,城镇化将成为新经济周期的主线,包括基建投资和地产在内的城镇化建设需求旺盛,市场化选择pk人为管制,最终一定是会是市场胜出。
新变化:核心存款替代同业负债,寻求更低成本
兴业的创新能力,已经由同业资产的运用逐步扩散到存款负债的获取。兴业在存款上的创新和逆袭,一方面来自于去年对贸易融资衍生套利机会的捕捉,做大本外币存款;另一方面来自于企金条线改革对员工产能的释放,人尽其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同业监管政策预期已经部分反映在了近期股价的下跌,利率市场化虽然负面但对公司而言息差受损相对较小。我们预计公司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6.6%,目前股价对应5.4x13PE/1.14x13PB。
风险提示:同业监管出台严厉政策。
5 6 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