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保险圈
“巴菲特午餐”又要拍卖了!已连续进行13年的巴菲特午餐将于6月2日再次开拍,6月7日截止。此次午餐的起拍价为2.5万美元,成交后,最多8人可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尽管此前中国人仅两次中标,但这丝毫不能说明巴菲特在我国的魅力不足。恰恰相反,巴菲特在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而巴菲特独有的“产业+保险+投资”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我国资本运作高手效仿。
巴菲特1956年创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967年通过收购保险公司进入保险业。当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以保险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投资集团时,巴菲特开始被誉为股神。巴菲特将“零成本”的保险费用于投资,让投资收益成为实业资本金,实业利润转化为保险业务扩张的流动性后盾。
巴菲特将保险业务作为伯克希尔的核心。保险为证券投资提供低成本资金,证券投资收入成为购并实业的资本,实业形成的利润为保险业务扩张提供坚实的后盾。在这个产融价值链条的循环中,保险成为证券投资基础,投资购并的实业反过来支撑保险发展,伯克希尔的资产和收益正是在这种循环中增长起来。
简言之,巴菲特“产业+保险+投资”的业务模式以保险支撑投资,再以投资反哺保险。“因此,保险造就了巴菲特。”保险学权威学者郝演苏如此下结论。此时,不妨看看巴菲特模式的炮制者们,这些年的“涉险”故事。
曾实际控制天平
100%控股国华
在巴菲特模式的效仿者中,刘益谦无疑是最成功人士之一。这位上海巨富被誉为“中国巴菲特”,他是如何借道保险并斩获收益的?
刘益谦在资本市场有多个称号,“法人股大王”、“增发大王”、“资本猎豹”、“艺术品收藏家”……2012年胡润百富榜上,这位1963年出生的草根富豪以110亿元的财富位列第87位,排名比2011年的第99位上升了12个位次。
为保险圈熟知的是,刘益谦实际控制天平保险、国华人寿两家保险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同时实际控制产险和寿险公司的民营“资本家”。
刘益谦的“涉险”之路始自2004年天平保险的成立,并因2007年国华人寿的成立得以加深。表面上看,这两家公司与刘益谦扯上关系的桥梁在于天茂集团以及新理益,实际远没那么简单。
首先,刘益谦以91.80%的持股比例绝对控股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理益”),而新理益又持有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茂集团”)23.78%的股份,为其实际控制人,这样,刘益谦就以21.83%的股权实际控制天茂集团。
而在日前法国安盛集团介入前,天茂集团以20%的股权占据天平保险第一大股东位置,同时持股9.75%的国华人寿股份,照此计算,刘益谦以4.4%的持股控制天平保险,并以2.6%的比例参股国华人寿,杠杆率分别接近25倍及50倍。
不过,已有媒体曝光,天平保险股东中的浦育海实业、中皓实业等公司,以及国华人寿股东中的汉晟信投资、日兴康生物、合邦投资、凯益实业、博伦科技等影子公司,都与刘益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新理益系”。因而实际上,刘益谦在控制天平保险的同时,对国华人寿几乎100%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