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一个在南京开公司的邻居突然来到大理,提了200多万元的现金放在车后厢里,不到3天时间,就在红龙井外面的村子里买下了一个三层带小院的民宅。当天谈判,当天签合同,现场就付钱。现在已经装修好开起了客栈。那个村子全村五六十户人家,大约有30家被开成了客栈。”
@姜北树说,最近一年,从其他城市来到大理,用这种方式买房子的,比较普遍。他认识的人里面,就不下10个。据他观察,现在到大理买房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买下来开客栈的,还有一种是囤房倒卖的。他认识的人中,就有一些是在丽江开客栈、组成商业联盟到大理投资炒房的。“人民路上那些毁约卖房的,就与这种类型有关系。张娇的店铺已经被炒房者出价200万元买下来,隔壁那间书屋也被盯上了。”
房东违约代价很小
@姜北树说,“玩家客栈”和“土上文化”被房东强行驱逐的事情发生后,他去看了很多在古城租赁房屋开客栈者与房东签的协议,都非常简单,甚至无效。不是与房屋所有人本人签的,签字人不是房主女儿就是房主妻子,根本没写上违约条款。“可能更早的时候,在古城做生意,就不用签租约,房主与租客口头说说就行。”
“从去年到现在,我朋友圈里,听说房东毁约的,已经不止10个。大理古城和全国所有的旅游城市一样,都会经历商业化。但基本的契约权利,还是要保障别人。房东卖房子,是自己的权利,但对于已经签约的租户,肯定是不公平的。比如张娇的房东,200万元把房子卖出去,而她与张娇约定的违约金只有1万元。她当然会衡量,卖房子和支付违约金,哪个更划算。”一些在大理开客栈的人,也在倒卖客栈。把别人的客栈买下来,再卖出去。或是买房子来装修成客栈,再倒卖出去。“‘飞鸟’是大理最早的客栈,已换了至少4个老板。‘汽车旅馆’的老板就做得很成功,已经倒卖了三四家客栈。”
@姜北树认为,大理的海西片区大约有6000家以上的客栈,真正赢利的不到30%。“古城经常停水停电,也是客栈太多造成的。古城人口急剧增加,供水系统跟不上客栈发展的规模。突然外来很多资本,本地人可能因此暴富,但没有对大理旅游市场、本土资源做出什么贡献。”
对于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姜北树担心,大理古城商业化一旦过度,本土文化就会迅速消亡。双廊现在是什么样,大理古城的将来就是什么样。有酒店,有旅游设施,但对于本土原生态风貌,没有任何的意义,或者说就是一种破坏。
炒房会让市井街道特色消失
什么是大理最可贵的地方?在@姜北树看来,是原住民生活方式保有完整。“人民路在欧洲、在美国,知名度非常高。很少有一个地方,像大理一样,人文环境非常好,同时有几十个国家的人定居于此。不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在这里生活。”@姜北树认为,无论是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商业化程度,宗教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有一个地方,能具备大理这样的综合素质。“大理古城如果不经过这一番商业化的浪潮,其实是可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模式。如果6000家客栈不赢利,一直炒下去,泡沫会破灭。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是投资损失。对于大理来说,却是本土文化的消失。”
@姜北树说,“房价上涨是无可厚非的,当地人完全有这个权利。但以违约的形式来出现,是不可取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卖房子富裕起来。卖房子对整个大理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人民路的房租本来处于低水平,这两年突然变高了。一间店铺,现在房租10000元,去年可能还不到1000元。很多店只能维持几个月,是因为不能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不适合经商,没有商业的环境和土壤。人民路上就是在炒房,而不是经商。炒房的后果,将是原有的市井街道特色消失。很多店脱手倒闭后,就剩一堆房子,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