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没动桌上的草莓。我问他,京东今年会考虑上市吗?刘强东说,不考虑在2013年上市,也没有正式的上市计划。 上市,可能明年,也可能后年。对上市,他不急。京东上市,没选择,只能去海外。互连网公司在中国国内上市,须连续三年赢利,门槛高不可攀。对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走麦城”,他有情绪,声音也高了:“过去几年,中国确实有太多骗子去了美国。这不怨人家投资人,是我们企业家自己造成的。为了套现,拼命做假账,修饰自己的财报,用期权套现,完全不顾公司的长远发展。但也是好事。从今之后,骗子就不敢再去美国了。”
看着桌上的iPhone, 我想起微博来。刘强东曾是微博发烧友,粉丝超过200万。去年打价格战,微博是他烽火台上的信使。不过,去年9月24日之后,他再没有更新过。 他笑笑说, 对社交媒体,一会儿觉得上瘾,一会儿又觉得没意思了。 在他的微博多产期,几乎每一条都会被记者弄成新闻。 “我不写,还有个原因,就是我性格比较直,说话容易得罪人。 ”
老刘告诉我,他喜欢三位企业家:任正非、柳传志和王石,全是中国的。“他们人很正,不同流合污,不官商勾结,不违法犯罪,不坑蒙拐骗。王石五十多了,还去哈佛上学;柳传志,快七十了,还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任正非,那么拼命,没什么享受。不像有些企业家稍有些钱,就玩这玩那, 变了。他们三位,三十多年都一样,本性没变。”
接下的半句,老刘没有说出来:他的三位商界偶像都是“强人”,彼此惺惺相惜。
我问,你的下属,敢质疑你的判断或决策吗?
短暂的沉默。“ …… 这也是我近几年最担心的一件事情。我没有做到这一点。这是风险,是个大问题。 如果我的决策有问题,连核心团队也不敢提出来,那就是严重的问题。你问,如何造成的?可能是因为我以前过于强势吧。但是,一个创业者,不强势不行。宁肯让一个CEO犯错误,也不能容忍一个庞大的团队不做决策。 在战略问题上,我很强势。我不觉得,战略方向是讨论出来的。我不会按照民主原则,用投票来决策。”
我仔细咀嚼老刘的话,依稀看见两个刘强东:左边是身为企业家的京东大佬、一个“专制”的管理者,右面是一个受过现代民主意识熏陶的社会学毕业生。两个版本,同是真身,矛盾地存于一体。有电商同行说,老刘有很强的控制欲,任何合作,都必须有京东控股为前提。
午餐结束。老刘见我对京东的人事管理有兴趣,邀我坐到他巨大的办公桌前,给我画一张京东人事考评图。他说, 人是要管的。京东招聘员工,看两个指标:能力和价值观,而后分类:“所谓‘铁锈’,就是有能力,但是价值观不符,这种人不能用;‘铁’,就是有相同的价值观,但是技能不够,公司会给他机会锤炼; ‘金子’,就是价值观和能力都合乎要求。”老刘指着招聘图说,有位副总,因为让秘书代打上班门卡,发现后,只能让他走人。
助理提醒老板,下个会时间到了。
我起身,问他:京东员工流失严重吗? 老刘答,不严重。他说,工龄五年以上的配送工,90%在老家买了房。有的回乡探亲,把全村年轻人带来了。仓储中心那里,很多打包工买了车,都是农村来的, 有的一字不识,把老婆孩子从乡下接来。京东工资不是最高,但稳定。每月8号准时发工资,从来不拖。逢年过节,配送员是双薪。满10年的员工能拿到公司股权。
午后的阳光透进来。这一刻,刘强东显得陶醉,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他说,建在老家宿迁的京东呼叫中心,员工流失挺严重, 超过20%。“ 如果是商业决定,呼叫中心不该设在宿迁,有更好选择,可以在苏州。 但是老家需要得到帮助。”
宿迁员工流失率高,我很诧异。老刘边送我出办公室,边解释:“在呼叫中心工作,压力大。打来的电话,多半是来投诉的。不像我们这代人,客人要骂,就让他骂骂。那里的孩子,多是‘90后’,骂一骂,就大哭, 明天就不来了。他们受不了!”
浓重的宿迁口音,老刘笑着,像个家长。
出门那一刻,我觉得又饿了。陪刘强东节食瘦身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