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酬多吗?
“在中国做生意,无法脱离关系。以前公司小,不出面应酬,就得罪人。现在企业大了,对方容易理解,都找我,我也受不了,应酬都分摊到副总那里。其实,不吃饭聊天,也可以做生意。供货商为何喜欢和我们吃饭喝酒?因为他们害怕,不让你吃好喝好,你不给他资源,不推它的品牌。别的厂商请,资源就流向别处了。其实人家也不愿意陪饭,喝的晕晕乎乎,不能陪家人,浪费时间。照理来说,我得常去见董明珠、见雷军. 现在我不去见,他们也不用过来。一辈子也不用见面。不用吃饭送礼,省下时间,你做好你的产品,我踏实把品牌和用户体验做好!”
茶会加上午餐, 已过去近两个小时。刘强东是位模范的访谈者,对提出的每个问题尚未露出丝毫敷衍,有问必答。我提问时,有个坏习惯,常混入几句英文。老刘时而也配合,蹦几个英文词。
我问,京东员工心目中,你是怎样的一个老板?公开场合,你经常黑脸吗?
“我希望公司有一种家的感觉。外国人很难理解这点。我们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你不能强迫员工把这里当作他们的家。关键在你自己有没有家的样子。你像一个家,孩子就会待在这里,否则,孩子就会离家出走。 ”老刘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在工作上, 我有些苛刻的,要求比较严。就像父母对我们要求比较严一样,但不会因为要求严格而影响家里的和谐。黑脸的时候!现在慢慢少了。原来挺多的。现在还有,但在努力减少。”
感觉上,刘老板更喜欢家长的角色。在他看,京东是家事。我毫不怀疑,若他出生在民国,在宿迁,他会是一个穿长袍马褂、坐在宗祠大堂上的乡绅。
盘中草莓和小西红柿在逐个减少。午餐的尾声。眼前的刘强东,闲适的样子,还是那个永远有危机感的“小强”吗?“其实,一个企业从欣欣向荣到走向衰败,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即便没有死掉,但败相已经显露,接下来就是什么时候死的问题。摩托罗拉和柯达,都是这种例子。既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企业的领导人就得每天走钢丝!”
每天走钢丝,晚上能睡好? “现在我睡得好。只有2008年睡不好。那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第一轮融资后,我决定全部投资物流。不到一年时间,1000万美元耗完。再融资时,因各种因素,很不顺,努力了好几个月,都借不到款,睡不着了。头发白了一圈。如果四到六个月的时间内筹不到钱,京东就只有倒闭了。”
五年后的2013,素来不问盈利的刘强东告诉我,京东大概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一、二季度盈利。“不是我们设计的,是自然而成。 该是投资和运营见到效益的时候了。 ”